ads

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三峽老街

清代乾隆初期
以福建安溪人為主的漢人來台開墾
大嵙崁西(今大漢溪)、三角湧溪(今三峽溪)及橫溪三溪交會的沖積平原
時稱「三角湧」
 因附近山區大菁染料、樟腦練採集茶葉產業次第興盛
三角湧溪畔市集逐漸形成街道
尤以大菁染布行業為大宗
1895年(光緒21年)清朝將台灣割讓給日本
日均逾三俠隆恩埔遭到義軍伏擊
隨後展開激戰
致使三峽皆遭到焚毀
日治時期(1895-1945年)
日本人將「三角湧」更名為「三峽」
1916年(大正5年)
三角湧之廳長達脇良太郎在當時「市街改正」風潮影響下
引入歐風近代化街區觀念
將傳統彎曲接到取直
路幅拓寬為6公尺
置衛生排水溝於路側
並以磚拱及西式山牆改造店屋牌樓立面
形成大正時期強調紅磚匠藝之歐風街道風格
為老街注入1920年代生動鮮活的店屋人文氛圍
 三峽老街的保存運動歷經8年期間(自1990年起至)
老街居民激烈主張拆屋拓寬街道
與文化倡議的保存的保存主張產生衝突與爭議
而後政府藉助都市計劃「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獎勵補助方式
於2002年至2007年間
使居民由反對終至認同老街的保存
 完工後
老字號店鋪後代開始經營茶莊、藍染、布裝
、特色糕點、家具等地方產業
三峽老街再生轉化為臺北都會區的本土文化遊憩景點
三峽老街的保存過程
在臺灣老街保存運動史寫下具有啟發性的ㄧ頁
To be continue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