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2012年2月12日 星期日

台北植物園

林業試驗所附屬的台北植物園位於台北市西南側
距離總統府約半公里
在博愛路南端
佔地約8公頃
溯至西元1895年
日本統治台灣時
在小南門外空地先闢建苗圃
由殖產局之林業試驗場管理
面積初不及5公頃
而後迭經購地擴建
一度達15公頃之多
除一部分供育苗外
餘均予劃分區域
闢為母樹園
低窪處則挖掘為池沼
分別自台灣或日本採運母樹植於園內
並插名牌
以資普及植物教育
西元1921年
中央研究所成立
接管林業試驗場
另設林業部
苗圃正式改名為植物園
除繼續原有工作外
植物園亦派員前往歐、美、澳、非洲及東南亞一帶
多方面收集樹種
運回培育
到西元1930年左右
園內已栽種1120種植物
其中泰半為國外引進者
對於學術及自然科學之教育貢獻殊鉅
不幸在二次大戰期間
園區建設中輟
樹木枯損殆盡
光復後
在林業試驗所銳意經營下
竭人力財力
將園區重新整理
同時積極引種栽植
至今
園區內之建築與植物種類已遠超過以往盛況
蒐羅之植物多達約2000種
台北植物園的歷史自1896起已超過百年
在台北地區的公園中是少數自日治時期遺留至今的
期間歷經日治時期、二次世界大戰及光復後各階段歷史的興盛與滄桑
園區內數百株棕櫚科植物的樹幹上
就留有二次世界大戰的砲彈痕跡
而布政使司衙門更是清領時期所遺留下的完整官式建築
走在植物園中
處處都得以感受到歷史流轉的痕跡
植物園與一般公園不同
除了提供民眾遊憩的場所之外
也能提供一個良好的植物教育環境
園區中歷經百年的蒐集
栽植有豐富的低海拔外來及本土植物
配合解說看板及志工的詳細解說
不論是在植物的形態、分類、用途或生態上
都可以讓民眾有對植物更深一層的認識
而除了對大眾開放式的展示及教育之外
植物園亦提供了研究人員一個便利的研究場所
而這也是所有植物園在成立之初的主要目的
做為一個活體植物標本的收藏地
研究人員可以在此進行各種植物研究的課題
例如植物系統分類學、植物形態學、園區生態學、遊客行為、稀有植物復育等
在園區內便時常可以看見各種不同的實驗正在進行著
現在的台北植物園經由林業試驗所多年規劃
將園內每個區域以不同的主題呈現
例如荷花池、十二生肖區、多肉植物區、蕨類植物區、詩經植物區、民俗植物區、棕櫚科區..等等
以增加展示的系統性
也方便民眾參觀學習
而各區中也規劃導覽步道
有架高的木棧道也有林間小碎石道
讓前來的民眾可以依循步道的路線參觀
不僅讓遊園的氣氛具有變化
也不會破壞地表的植被
台北植物園這樣一個具有時代意義的都市型植物園
在現在這個時代中
它最重要的功能便在於教育、研究、保育以及遊憩
歷史會繼續
台北植物園只要有大家共同的維護以及關心
它同樣的也能隨著歷史繼續延續下去
替後代見證這個時代所留下的事蹟
(資料來源:http://tpbg.tfri.gov.tw/)
來到植物園
被各式各樣的植物與花朵給吸引著
如要細細觀看這些植物
除非走馬看花
沒有一天的時間是很難看完
其實在這麼好的環境維護下
也成了動物們的天堂
因此在這裡也可以看到些昆蟲
對於在這都市高樓林立的台北市裡
植物園除了歷史悠久外
也成了放鬆心情的去處
To be continued...

布政使司衙門

1885年(清光緒11年)
清廷下詔臺灣建省
派劉銘傳為首任巡撫
最初台灣並未設置布政使一職
1887年經劉銘傳奏請後才允予設置
首任布政使邵友濂於同年8月到任
於1889年2月卸任
所有布政使除1891年到任的唐景崧任期較長
並於1894年升任臺灣巡撫外
其餘任期皆極為短暫
根據考證
台灣布政使司衙門大約是在1889年落成於中山堂現址
甲午戰爭時
巡撫唐景崧在西側增建了籌防局
1895年
清廷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割讓台灣、澎湖予日本
引起台灣民眾群情激憤
便擁唐景崧為台灣民主國總統
以布政使司衙門為「臺灣承宣布政總理內務衙門」
日軍進入台北城後
將近衛師團司令部移駐於此
並作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駐營所」
之後又充作臺灣總督府陸軍部使用到1917年
在1919年臺灣總督府(今總統府廳舍)落成前
臺灣總督都是以布政使司衙門西側的籌防局為辦公處所
1931年(日本昭和6年)
為紀念裕仁天皇登基
決定在布政使司籌防局前廣場興建台北公會堂
便在1932年8月將布政使司衙門拆除
將其中一部分移入圓山動物園(今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昨日世界)及台北植物園保存
動物園的部分後來因颱風損毀
只有植物園內的的籌防局門廳、布政使司大堂與部分廂房仍保持完好
也是全台目前僅存的清代衙門建築
布政使司衙門最初的建築配置並不清楚
現存於植物園內的布政使司衙門係一座七開間三進式
呈縱長形「田」字形平面配置的官式建築
方位為座東朝西略偏北
三進的建築空間分別由橫向的「頭門」、「儀門」及「大堂」所構成
頭門及儀門間以縱向的廂房連接
儀門與大堂間則由左右兩側廊道相連
雙雙形成封閉的四合院
室內空間因採用高大柱列而顯得十分莊嚴
屋脊曲線平緩
有短小的燕尾翹脊
建材則因適逢財政拮据
並不精緻
如牆面便是以一層丁一層順的唭哩岸石砌造而成
並有許多以細石、泥土、碎磚填補的空隙
屋頂則是使用普通的板瓦
二次大戰後
建物被台灣省林務局林業試驗所作為林業陳列館使用
現由行政院農委會管轄
1985年8月19日由內政部指定為國家二級古蹟
在一次不小心用Google衛星上空圖
發現了植物園裡的紅色屋頂
也讓我發現了這個地方
但奇怪的是
人家景點都是休禮拜一
它偏偏不合群
就是休禮拜六
所以只能禮拜日去參觀
參觀這古色古香的衙門,威~~武~~
To be continued...

2012年2月9日 星期四

南海學園

南海學園是市區中結合了自然與人文的文教區
園區內有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教育廣播電臺、國立臺灣科學教育舊館、前教育資料館
周邊緊鄰臺北植物園、林業博物館、228國家紀念館(原美國文化中心)、
郵政博物館、楊英風美術館,以及建國中學、國語實小等校區
是臺北巿少見的文教機構密集地
日治時期
南海路建立了植物園(原稱臺北苗圃)
是臺北市較早開發的區域
到了民國時期
政府為推動文化建設
由當時的教育部長張其昀規劃興建社教機構
選擇在距離總統府、司法院所在的首都核心區不到1公里距離的植物園腹地
成立了南海學園
園區中除了日治時代留下的建築
主要館舍都是1950年代的作品
建築表現了當時追求「民族風格」的特色
以仿中國古典式樣為主
其中建於1956年由建築師盧毓駿設計的科學教育館
圓頂造型似北京天壇
建築語彙反映融合現代科學與傳統文化的努力
是當時重要的公共建築
隨著時代進步
館舍逐漸不符合使用需求
科教館已於2003年遷至士林新館
舊館則於2006年指定為市定古蹟
目前待整修後
將以再利用方式重新對外開放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興建於1956年
創設時稱為國立藝術館
是推廣學校藝術教育的文教機構
1984年更名為臺灣藝術教育館
開館初期
鄭曼青在這裡開國畫展
胡適、李抱忱博士等人也都曾在此舉行過演講
藝術教育館設有南海劇場、南海藝廊、南海戶外藝廊、南海藝廊小天壇展場
由南海路的南海學園大門進入
正對著路底的南海書院
之前曾作為閱覽室或小型演講場地
目前為藝術教育館南海藝廊展場的一部分
南海書院歷經了數個時期
原址在日治時代曾是建功神社
後來加蓋整修為中國傳統樣式
以小天壇展場的圓頂建築最具代表
台灣光復後
建功神社的鳥居、石燈籠都因神社色彩濃厚而遭到拆除
建功神社則移作中央圖書館暫時的館所
1960年(民國49年)政府將舊建築改建為中國宮殿式的建築
前後兩棟
旁側增建兩層樓的建築
整體形成四合院的格局
據說當時並沒有拆除建功神社
而是保留主體結構
另外加蓋及整修成新的建築
從現場觀察
這確實是可能的
教育資料館後棟屋頂的圓頂
可能就是原來建功神社的圓頂改建的
目前教育資料館後棟建築前側左右各有一排古樸的石欄杆
即是當年的建功神社的遺跡
此外
教育資料館前棟前面的小水泥橋
也是昔日建功神社的石橋改建的
對照舊照片
就可以發現到
今日「台灣科學教育館」及「台灣藝術教育館」的位置
就位於昔日建功神社鳥居前的左右兩側
而兩棟建築物之間的柏油路
正是昔日建功神社的參道
1950年代
政府在南海學園建造了這幾棟富於中國建築風格的建築
歷經半個世紀的歲月
如今都已被登錄為古蹟或歷史建築
這些建築不僅具有特色
也蘊含著時代的歷史記憶
不知道是不是意識形態的問題
在歷史的改朝換代中
總覺得換了個朝代
就要把前朝的相關文物與思想
盡可能的想辦法扼殺
導致很多珍貴建築與文物都因為此意識形態
造成很多建築與文物的消失
難道真的無法容納別人的好嗎?
To be continued...

國立歷史博物館

本館籌議於民國四十四年冬
於四十五年春正式開館
館內收藏以中原文物為主
地方文物為輔
大部份係民國四十五年七月至四十六年春接收原河南博物館遷臺及戰後日本歸還古物
其中包括河南新鄭、輝縣及安陽出土的銅器
洛陽地區出土的先秦繩紋陶、漢代綠釉陶、六朝舞樂俑與唐三彩…等
隨後在政府機構的撥交及四百餘位私人收藏家的捐贈下
使得館藏的質與量皆日趨可觀
本館開館之初
原命名為「文物美術館」
時因政府撥交文物尚未到位
本身亦無經費蒐購文物
故初期多半以文物的模型或複製品擬代
因而一度有「真空館」之窘稱
四十五年春
教育部正式頒令將原河南省立博物館
託「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館聯合管理處」代管之運台三十八箱文物
及歸還日本侵華戰爭期間劫奪我國之文物五十一箱
撥交「文物美術館」典藏
自此「文物美術館」始有屬於自己的典藏文物
此後
來自政府機關及社會賢達的捐贈文物絡繹不絕
目前本館館藏文物5萬餘件
文物主要來源除了原河南博物院的銅器唐三彩等為基礎
日本戰後歸還之文物陸續由政府單位撥交
每年固定編列購藏預算以及來自公家或私人的捐贈
讓史博館文物範圍涵蓋華夏文物、臺灣文物、原住民文物及國際文物等豐富多面性的色彩
年代則從最遠古的史前、商周、唐宋、元明清、乃至現代及當代藝術
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
本館首開「虛擬博物館」營運之概念
率先以數位典藏的加值應用為方向
並從對文物知識的交流、網路虛擬社群的重視
提出博物館黃金三層營運模式
作為當前以及未來本館在知識、內容經營層面的重大理念
並持續推動以文物知識、影像為核心建構的數位典藏及加值應用計畫
邁向與世界各地博物館館際間知識串聯整合的新世紀
來到歷史博物館
主要想要欣賞的就是華夏文化
也就是我們的中國文化
從前看到歷史課本就只知道"背"
卻忘了瞭解歷史真正的涵義
而造成現今學生學習上的恐懼
甚至排斥
因為歷史讓人覺得有趣的是
「不管時代如何變遷,人性還是一樣的」
而歷史文物就是過去存在的証明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