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2012年1月15日 星期日

日光大道(伊聖詩私房書櫃)

濃厚的復古黑色劇場風格聚焦眼前
古典樂章飄落耳邊
輕柔療癒的精油氣息漸入心頭
而「無添加麵包」與「環境議題」書籍正成為舞台上的主角
這裡是伊聖詩私房書櫃
伊聖詩選在十周年生日前
打造一間以環境議題為主的獨立書店-「伊聖詩私房書櫃」
並結合「日光大道健康廚坊」的無添加烘焙輕食與有機飲料
以劇場風格與時尚環保設計的新藝文空間
是伊聖詩送給台灣這塊島嶼的文化禮物
也是送給你我的慢活空間
走進伊聖詩私房書櫃
一個以環境議題為主的獨立書店
正位在新生南路靜謐巷弄間
院中老芒果樹搖曳著枝頭新芽、瀑布蘭低垂吟詠詩歌
私房書櫃中販售日光大道健康廚坊的無添加麵包與有機飲品
在這裡讓人充分品嚐慢食文化、享受慢讀氛圍
體驗全新的慢活自在
「這是一個氣味書店
正如同伊聖詩一直以氣味與消費者溝通」
伊聖詩私房書櫃的庭院
盈滿著植物清新的美好氣息
入店後水氧機點著每日精選香氛
讓人卸下一身的疲憊
坐在書店的角落
一頁頁紙本氣息迎上心頭
點杯日光大道有機咖啡
醇濃香氣更讓人醉心
延續伊聖詩時尚環保風格
店內運用復古洗石子建材、零甲醛木材、未經防鏽處理的黑鐵
白色厚描圖紙裝置藝術對應著黑色書鐘
創造出黑色劇場風格
由於堅持重複使用建材概念
保留這間42年歷史老屋的原有隔間
並重複利用木製地板與檜木窗櫺
充分讓空間訴說時間故事之歌
伊聖詩再一次以自己的堅持
創造出讓人耳目一新的時尚環保空間
打造一個以環境議題為主的獨立書店
對伊聖詩來說
是一個很單純的夢想
品牌經理蘇勇嘉認為
「十年前伊聖詩剛創立時
就有很多夢想
我們認為芳療生活蘊含許多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伊聖詩以分享的概念
為喜愛我們的消費者挑選環保、文學、藝文與生活美學的書籍
希望能分享品牌的精神文化」
伊聖詩私房書櫃內超過一千本精選書籍
全面以79折的優惠折扣與消費者分享綠色知識與文學藝術
每月更是舉辦主題書展
以75折優惠價格推廣主題概念
未來將舉辦許多有趣的藝文活動
包含二手書籍交換、音樂講堂、紀錄片講座、庭園音樂會、小型農夫市集等多元活動
知道我的品味與想法
所以把我拉到這亮眼的小太陽
日光大道與伊聖斯
健康料理與芳療生活的結合
不只融入餐點與身心放鬆的療效
也展現出創意特色的佈置
加上伊聖詩的私房書櫃
也收藏著豐富的綠色知識
日光大道(伊聖詩私房書櫃)
Address: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22巷7-1號
Telephone:02-23621134
To be continued...

找到咖啡

一早起來,睡眼惺忪
手機鬧鐘,擾人清夢
發現,時間還早
只好,繼續睡著
沉浸在夢裡
尋找那不真實的自我
中午
煩惱著中餐
在網路世界裡
尋找著各說各話的名店
名店還是迷店
對我來說都是種謎
透過那不成文的六度空間理論
找到那一杯,上帝的咖啡
找到咖啡
Address:台北市大安區泰順街16巷4號
Telephone:02-23655653
To be continued...

紫藤廬

紫藤廬又名「無何有之鄉」
什麼都沒有
又好像什麼都有
是靜靜地蘊藏著生命與創造原的地方
也是真正能得到休息與安寧的地方
無何有之鄉就是生命的故鄉
藝術的故鄉、思維的故鄉
是人的故鄉
紫藤廬是一個茶館
卻不只是茶館
它是全台灣第一處市定古蹟
也是台北市第一處以人文歷史精神及公共空間內涵為特色而指定的活古蹟:
「其為台灣民主運動、反對運動及自由學者的聚會場所
所散發的人文氣息
具有教育、文化、政治等功能及特色
並強烈展現市民生活文化意義
具有保存價值」
日式官舍到自由主義的議論場域
1945年以前
紫藤廬老宅為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的高等官舍
1950年代後為財政部關務署署長周德偉教授的公家宿舍
周德偉先生為知名經濟學者
早年留學英倫與德國
為諾貝爾獎得主海耶克的門生
他一生治學嚴謹
時時以愛民治國為念
一心為台灣引介西方自由主義思潮
50年代紫藤廬老宅即為以台大為中心的自由主義學者的聚會場所
張佛泉、殷海光、夏道平、徐道鄰以及李敖、陳鼓應等常在此集會清談
他們批評時政
抨擊蔣氏獨裁作風
關心著國家的興廢存亡以及知識份子的社會責任
紫藤廬是當時專制高壓統治下的一個小小的自由空間
反對運動記憶裡最美麗的堡壘
1975年周德偉教授退休赴美後
由周德偉的么子周渝接管老宅
當時正值臺灣民主運動的萌芽期
由於周渝曾參與「美麗島運動」
一些初嘗挫敗感的失意黨外人士紛紛在此落腳聚集
紫藤廬成為日後陳文茜筆下「反對運動記憶裡最美麗的堡壘」
也成了林濁水回憶裡「落魄江湖者的棲身所」
這段期間
愛好藝文的周渝同時開放空間支持一些剛在起步摸索的弱勢藝術家
紫藤廬散發出一種波西米亞式的浪漫氣息
這個時期的紫藤廬是七十年代文化能量匯聚的中心
是許多文化人記憶裡的溫暖的「家」
也是特別令人懷念的階段
第一所具有藝文沙龍色彩的人文茶館
1981年改闢為茶館
提出「自然精神的再發現,人文精神的再創造」理念
是台灣第一所具有藝文沙龍色彩的人文茶館
因庭院三棵老紫藤蔓生屋簷而命名為「紫藤廬」
二十餘年來
舉辦各類藝文活動、茶文化交流及思想論壇
開批判風氣之先
也成就幾位本土畫家由此發跡
紫藤廬常年孕育的道家美學觀及自在隨意的空間氛圍
使她成為台北市民品茗沉思、談文論藝、遠離塵囂的一方小小淨土
常年積累的文化能量及關懷社會正義的價值取向
也使她成為台北市的文化地標之一
歷年來許多中外媒體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Discovery、藝術新潮等皆有不少深入報導
一個創造意義的地方,古蹟再利用的典範
1997年
因產權爭議
財政部欲收回紫藤廬並將紫藤廬查封
引起軒然大波
藝文界、學術界、茶藝界及台北市民、國際友人紛紛連署向政府施壓陳情
成功地促成紫藤廬被指定為古蹟而保存下來
紫藤廬
一個創造意義的地方
一個和生命與大自然對話的場域
是古蹟再利用的典範
是仍然在呼吸、生意盎然的活古蹟
來到這裡
忽然感到一陣清新
雖然不大
外觀也看不出特殊
一但踏入門口即進入另一種氛圍
在50年代
這裡擁有著各家學說與理念
在100年代
這裡也正醞釀著新的觀念與時代
To be continued...

北科大紅樓

「紅樓」位處校園中心
在四周新式校舍襯托中
越發引人思古之幽情
從其使用材料及位置研判
應在創校初期即有
其建材為紅磚
不加任何裝飾
令人有種厚實、古樸的感覺
亦為台北市市定古蹟
實屬難能可貴
「紅樓」面積三四‧二平方公尺
原作為書庫之用
迨民國三十九年學校另建圖書館後
騰出供教授居住
直至民國四十三年工專新村落成後
才空出此屋
民國四十五年將「紅樓」作為防護團辦公室
民國四十七年二月
改為倉庫之用
直至民國五十二年,又將「紅樓」作為辦公室之用
民國七十二年
改由保管組使用
民國七十五年九月將此屋轉交學生輔導中心管理
並徵詢各方意見後
命名為「思賢樓」
輔導中心也特別訂定了一套使用及管理辦法
提供全校師生們做為談心、言志及心靈溝通的場所
民國八十年暑假
將「紅樓」重新裝璜並安裝音響設備後
愛樂社師生們時常在此舉辦活動
使得「紅樓」裡仙樂飄飄處處聞
民國八十六年將「紅樓」做為陳列校史資料用
「古蹟」與「校史」暉映
相得益彰
回顧這曾經伴我們走過無數歲月的歷史
展望未來
期能永垂不朽
來還書的時候
忽然發現的紅樓古蹟
隱藏在大樹下
在光線的照射與綠蔭下
成了一座古堡
To be continued...

2012年1月8日 星期日

Drama Cafe

週末陽光,天氣晴
想要慵懶不懶散
搭上公車,嗶的一聲
今天,又是趟旅程
下一站,民生社區
尋找下一站幸福
寧靜、悠閒
集休閒於一身的好社區
Drama, 抓馬
就像偶像劇般的是非店
不論是咖啡還是是非
都希望能擁有一個無關是非的上午
Drama Cafe
Address:台北市民生東路五段137巷6弄2號1F
Telephone:02-2762-1718
To be continued...

圓山水神社

這個神社設立的年代稍晚於貯水池啟用的七年後 (1938)
因為當年建造貯水池時
工程不順
曾有若干人因而殉職
水公司員工捐款設了一座水神社
一方面祭拜神明祈求平安
另一方面撫慰亡靈
「圓山水神社」依實際正名為「圓山活水頭」
其中「圓山貯水池」興建於七十年前
為台北最早的貯水池
「圓山水神社」亦歷經六十年以上歲月
見證了台灣自來水事業的發展
這個小神社
除了當時祭拜的「水仙尊王」神像已不在
石燈籠、石獅子、淨手池等都依然完好
近代台北市自來水公司重新修整
改祭祀水神大禹
小拜殿改成簡陋露天涼庭中式小廟
但沒有任何神像與題字
以及任其荒廢也沒任何祭拜
一個很神秘的地方
由原本的禁止進入
到遊客小心的標題
這裡也成了個景點
來到這裡
帶著敬畏的心
來感謝前人的努力
使人們擁有了水與電
便利了人們的生活
To be continued...

2012年1月4日 星期三

台北市立美術館

民國六十五年
遵奉中央加強文化建設政策
計畫在本市籌建一座高水準美術館
並納入政府十二項大建設之內
市政府於民國六十六年十月成立「台北市美術館籌建指導委員會」
選定本市第二號公園預定地—中山北路與新生北路交叉三角地帶為館址
於六十九年十月正式開工興築
全部工程於七十二年元月完工
同年延聘故宮博物院蘇瑞屏女士出任美術館籌備處主任
八月八日「台北市立美術館」正式成立
並於七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正式開館
由籌備處主任蘇瑞屏奉派為代理館長
積極籌辦推動各項展務
為市民提供服務
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第三任館長由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副教授林曼麗女士接篆視事
民國八十九年七月林館長借調北美館任職四年後回任教職
職缺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黃才郎副局長兼代並於同年九月一日上任館長
將美術館朝向「現代化、國際化、本土化、精緻化」的方向發展
台北市立美術館建築本體宏偉而獨特
矗立於中山美術公園內
創造出建築藝術與自然庭園環境相結合之自然景觀
其除了講求結構機能合理呈現外
更注重內部設施與維護
建築物大廳高約九米
為三層樓挑高
以懸臂飛廊之形式
採「井」字形結體
將傳統建築元素之斗拱堆砌為主體架構
意在以美術館為文化活水之泉源
四周牆面設計使用整片玻璃採光
中樞內庭承接自然光源
光影隨時間移動而變化
顯現出自然生動之特質
(資料來源:http://www.tfam.museum/)
北美館
蘊藏著豐富藝術思想的各種展覽
在不定期的時間去
參觀沒預想的展覽
總是會有驚奇的展出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