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時光二手書店

時光是琥珀 淚一滴滴被反鎖
情書再不朽 也磨成沙漏
青春的上游 白雲飛走蒼狗與海鷗
閃過的念頭 潺潺的流走
命運好幽默 讓愛的人都沉默
一整個宇宙 換一顆紅豆
回憶如困獸 寂寞太久而漸漸溫柔
放開了拳頭 反而更自由
慢動作 繾綣膠捲 重播默片 定格一瞬間
我們在 告別的演唱會 說好不再見
你寫給我 我的第一首歌
你和我 十指緊扣 默寫前奏
可是那然後呢
還好我有 我這一首情歌
輕輕的 輕輕哼著 哭著笑著
我的 天長地久
(歌詞來源:魔鏡歌詞網)
來到時光二手書店
就會讓我想起一首歌
"時光是琥珀 淚一滴..."
他就在炸彈蔥油餅的附近
所以拿好號碼牌之後
就趁空到裡面逛逛
現在電子書盛行
一直滑滑滑...
有多久沒"翻"書了
也不能說電子書不好
畢竟電子書能節省資源做環保
但有時那長期擱置泛黃的舊書
總是令人想念當時的味道
(他們的明信片很好看,所以買了幾張作紀念)
Address:花蓮市建國路8號(三民街、民生路口)
Opening Hours:週二~週日1100-2100(週一店休)
Telephone:03-8358312
To be continued...

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

日治時期,殖民政府為勘定與籌劃花蓮港至璞石閣間
長約87.3公里的花東線鐵道路線
建置了「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也就是現在鐵道文化館的前身
作為負責台灣東部鐵路、公路工程中
管理築路、造橋、挖隧道等工程及通車後之鐵路、公路營運管理等統籌單位
1908年,日本國會核准興建花東線鐵、公路
並且直接撥款給「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
經費未經過當時的總督府,故其當時的位階等同於台灣東部的小交通部
1943年全線完成後,改組為「花蓮港鐵道事務所」
1909年成立之初,其週邊兼具運務段、工務段、機務段、電務段、警務段等組織
宛如一個小型的鐵路局,負責興建東線鐵路及主管通車營運等業務
加上火車站、公車站、港口等機關設施,帶動了此區域的人潮與商機
週邊產業如雨後春筍般的應運而生
如航運公司、報社、餐旅、飲食、地方特產與百貨業等
成就了東台灣最繁華的地段
1910年「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廳舍落成
(但其建築形式、格局已無從考據現存的木造建築物乃1932年改建而成)
佔地約3758.8平方公尺
整體建築風格屬四合院形制之日式辦公廳舍,正廳屋頂為洋式尖塔造形
1988年3月1日
當時的台灣鐵路管理局花蓮管理處(前身即為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幾經交替變革下
由當時的鐵路局長張壽岑與花蓮管理處末代處長黃傳甲先生主持裁撤儀式
縱橫79年歲月的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終於走進歷史
花蓮火車站與週邊設施組織亦一併遷移至花蓮市西區
這片原為花蓮、台東兩縣境內最繁華之商業區便逐漸沒落蕭條
花蓮鐵道文化館早期為掌管花東鐵公路的總指揮所
一般民眾難以進入一窺全貌,如今整修後開放
未來將朝向「多元文化休閒園區」概念作為活化再利用的基礎
賦予空間新的想像和思考方向
鐵道文化園區被譽為台灣僅存最完整的窄軌鐵道基地遺址
且園區位於太平洋左岸的花蓮舊市區中心,交通網絡便利
除了已經成為民眾觀光、逛街必到的鐵道遊廊商圈之外
花蓮縣政府規劃之「洄瀾之心—陽光電城計畫」
以開發閒置的六期重劃區(舊火車站區),延續舊鐵道歷史紋理
規劃出具人文歷史、自然生態、綠色運輸與地方產業之地景計畫
未來陽光電城將呈現有鐵道入口意向、洄瀾願景館、光電展示館、
光電咖啡廊道、光電童玩區、鐵馬道及陽光車站等
未來將成為花蓮縣文化觀光產業的重心
有時,工作並不是為了一個面子
雖然工作是大半輩子事情
為了維持往後的生活品質與未來
可以的話,工作加上個人特性來看
不一定都適合科技業
這也代表著會有各種的行業來讓自己尋找最適當的工作
職業不分貴賤
任何行業與工作都有其尊重的理由
雖然父母都期望兒女能進入高報酬及高名譽的行業
即使沒有高報酬也要能有點高名譽的產業
重要的是,撇開這兩點來看,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才是讓自己能長久持續工作的重點
如果能在工作中找到興趣
進而擴大視野使自己的心靈成長
對於自己的未來也許能有比較明確的目標與未來
To be continued...

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太魯閣國家公園(二)

[長春祠]
自太魯閣往天祥方向,出中橫公路長春隧道西口
折轉到臺八線舊道,即可看到矗立在立霧溪谷峭崖邊階的長春祠為紀念開闢中橫公路殉職人員所建,祠旁湧泉長年流水成散瀑
公路局取名為「長春飛瀑」,成為中橫公路具特殊意義的地標
民國69年長春祠首次坍塌,民國76年峭壁崩坍
落石擊毀祠體及周邊建物設施,於民國85年完成重建,翌年才重新對外開放
祠後峭壁闢有階梯
循階而上沿途經觀音洞、太魯閣樓、鐘樓、再過一吊橋可至禪光寺,俗稱為「天堂步道」
[九曲洞]
九曲洞步道原本是中橫公路舊道
為疏解中橫公路交通及讓遊客便於欣賞峽谷景觀,維護遊客安全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擬定人車分道計畫
民國85年九曲洞隧 道開通,讓車輛行駛隧道
原中橫路段則改成人行步道,使遊客能在沒有車輛的干擾下
悠閒地欣賞太魯閣峽谷景色。沿途樸拙的隧道與山壁
仍保留著當年開鑿中橫公路時敲打鑽子留下的鑿痕
此外,早年日本人為開採立霧溪砂金所開鑿的「採金道路」
懸在步道外岩壁窄小的路跡仍清晰可見。九曲洞步道路面寬闊平緩
是一條大眾化的遊憩步道,和戶外的地質教室
九曲洞附近山壁有多條岩石裂縫向上延伸,這是斷層
斷層是地殼運動擠壓造成岩石斷裂錯動的地形
由於造山運動劇烈,因此斷層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內都可以輕易發現
[燕子口]
沿著中橫公路到達燕子口,立霧溪峽谷在此變得更狹窄了
從這裡向西延伸到慈母橋,是立霧溪峽谷最膾炙人口的一段
燕子口步道從燕子口到靳珩橋
途中可欣賞太魯閣峽谷、壺穴、湧泉、印地安酋長岩等景觀
而靳珩公園是為了紀念中橫公路開闢期間,不幸犧牲的靳珩段長所建
公園中有靳珩段長塑像、合流工程處殉職員工紀念碑、及小型商店
而商店外的觀景平台,則是欣賞印地安酋長岩最佳的位置
燕子口步道可說是一條兼具地形、生態與人文特色的步道
[慈母橋]
慈母橋位於綠水東側約一公里處,以大理石為護欄,別具特色
立霧溪在此有幾近九十度的轉彎,而荖西溪在此注入立霧溪
是兩溪的匯流口,因此這裡稱為「合流」
從慈母橋向東望去,仍是大理岩峽谷,以西的峽谷則變得開闊
慈母橋東側橋頭建有「慈母亭」
是先總統蔣中正為紀念母親王太夫人所建
而橋中段旁的青蛙石上有「蘭亭」
看似青蛙頭上戴著皇冠,這是經國先生為紀念其母所建
[綠水步道]
綠水步道原是合歡越嶺道的一部份,由於此段古道路況良好
景觀及生態皆相當豐富,因此國家公園管理處將它規劃成步道
路徑寬約2公尺,大致維持日治時期合歡越嶺道的寬度
全線平緩易行,是條老少皆宜的景觀步道
綠水步道原是合歡越嶺道的一部份,合歡越嶺古道
距今約三百年前,太魯閣族人翻越中央山脈定居立霧溪沿岸時
依靠部落間的社路相互聯繫。日本發動的太魯閣戰役
就是沿著社路攻打太魯閣族人,太魯閣戰役之後
日人繼續清理道路並在沿線紛紛設置軍警駐在所、教育所
以達到操控太魯閣地區的目的
1927年太魯閣峽獲選為台灣八景之一
1932年花蓮港廳與台中州分別著手合歡越道路踏查
1935年2月從花蓮港廳至台中州霧社路段終於暢通
此路線改稱為合歡越嶺道路。其中從合流到綠水這段古道
由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整修為綠水步道,保留了大部分古道的路跡
綠水步道,綠水曾是太魯閣族人的陀優恩部落
現今的地質地形展示館
早年相繼作為花蓮縣政府太魯閣風景區管理所、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及太魯閣警察隊的辦公室。綠水步道一般從綠水地質地形展示館旁出發
在步道後段與產業道路相銜接,最後於合流露營區附近回到中橫公路
[天祥]
天祥位於中橫公路東段,約距太魯閣19公里處
大沙溪與塔次基里溪在此匯集成立霧溪
經河水長年的堆積侵蝕,造就了多層河階地形
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峽谷中的重要遊憩據點
此區腹地廣闊,餐飲店、飯店、公車站、停車場、郵局等一應俱全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在此設置管理站,提供遊客解說諮詢服務
西側的晶英飯店,為國家公園中唯一的觀光型大飯店
也儼然成為觀光據點;後側上方有天祥基督教堂
另一端靠近青年活動中心,還建有天主教堂
走過普渡橋,沿祥德寺步道行走
有26台尺高的白衣觀音像、七層高的天峰塔
有莊嚴的地藏菩薩像和宏偉的大雄寶殿,可以感染清思佛理的氣息
若您想與山林對話或蟄伏、或穿梭闊葉林帶的鳴蟲、飛鳥、舞蝶
必不會讓您敗興而歸,幸運的話
還有太魯閣大戟及太魯閣櫟兩種稀有植物來相會
天祥,太魯閣人稱為「塔比多」,「塔比多」指的是山棕
由此可判斷早年這裡應長有大量山棕
日據時代曾設佐久間神社,中橫公路開通以後
在此設立文天祥塑像,並更名為「天祥」
(資料來源:http://www.taroko.gov.tw/)
我想這趟之旅讓我印象深刻的
應該是在綠水步道之旅
走到斷崖處時
往下俯瞰立霧溪以及兩旁的峽谷
很漂亮、壯觀
其實會來到這個步道算是個意外
因為在騎機車時忽然發現怎麼有人在崖壁上走路
因此經過查詢之後
才發現了此綠水步道
在途中也忽然發現一些聲音
這些聲音加上樹上的騷動
可以看的出來這附近有猴子
這時心裡忽然浮現會不會來搶食物呢?
不過,還好他們沒下來
不然其實身上也沒有食物的說
而下午的花蓮市區行也將為此趟的旅行畫上句點
To be continued...

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

太魯閣國家公園(一)

根據文獻記載,太魯閣的山林交織著猶如蛛網般的古今道路系統
有原住民的獵徑、清領時期的北路、日治時代的合歡越嶺古道及臨海道、
戰後的蘇花公路、中橫公路、台電施工道
以及國家公園的健行步道等,其中
有的路早已隨著時空的流轉而隱沒於今日的地圖上
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最早的一條官方修築的路—北路
即清同治十三年(1874)因牡丹社事件
清政府著手開山撫番的工作,闢築北、中、南三路
其中的北路即今稱之為蘇花古道
北路北起蘇澳,南迄花蓮志學(昔稱吳全城)
全長一百七十四公里,費時半年
清領時期北路的開通,開啟了漢人大量入墾花蓮的歷史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在蘇澳、花蓮間修建橫越清水斷崖的臨海道路
戰後,將原有臨海道路加以整修,改名為「蘇花公路」
不同時期的蘇花道見證著不同族群進入東台灣的過往
以及花蓮地區的開發史
大正三年(1914),日人為發動太魯閣戰役而闢築的「合歡越」
由花蓮的太魯閣至南投的霧社
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第一條橫越中央山脈的路
也是合歡越嶺古道的濫觴
昭和八年(1933),為發展觀光著手修築「合歡聯絡道路」
越二年(1935)改名為「合歡越道路」,全程步行約需四天
是當時台灣熱門的登山健行步道
昭和十五年(1940),為了開發立霧溪的砂金與電力
開鑿發電道路(仙寰橋至溪畔)與產金道路(溪畔至塔比多)
後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而終止,產金道路僅通車至合流
而穿越太魯閣國家公園的中橫公路
堪稱是一條手工雕鑿而成的公路
也是台灣第一條橫越中央山脈的公路
於民國四十五年(1956)七月七日正式開工
每日動員五、六千人同時在不同的區段施工
期間經常受到颱風、地震與豪雨的威脅
時聞人員傷亡,工程及器材損毀,耗費四億三千萬元
費時三年九個月又十八天,終於在民國四十九年(1960)五月九日全線通車
其主線東段起自太魯閣閣口,溯立霧溪而上
經長春祠、溪畔、靳珩橋至天祥,再沿大沙溪左岸至文山迂迴山腰
經西寶、洛韶、古白楊、慈恩、碧綠、關原、大禹嶺至東勢
是目前太魯閣國家公園之主要道路,這一條血淚交織的公路
讓世人得以一窺太魯閣磅礡靈秀的美景
人類究竟在何時進駐立霧溪流域?
截至目前的考古調查研究,推測約公元前後
一群具有麒麟、卑南文化混合相的人進入立霧溪口的富世階地(富世遺址)
生活其間,成為太魯閣第一批住民
隨後是一群使用印紋陶器的普洛灣類型十三行文化人
即太魯閣人口碑中的Mak-quolin人
約在一千二百年前後進入立霧溪中、下游一帶居住
布洛灣、西拉岸、巴達岡、梅園、竹村及西寶等處皆有發現此一時期的遺址
而大約在十七世紀左右,原居濁水溪上游的賽德克群的太魯閣人、陶塞人
部分族人越過中央山脈東遷進入立霧溪流域,將Mak-quolin人驅離
從此定居太魯閣山林,繁衍族群
民國四○年代末期,隨著中橫公路的開通
許多築路人紛紛定居富世、梅園、竹村、蓮花池、西寶、大禹嶺及智遠莊等地
成為新一代的太魯閣住民,然而民國七○年代末期,隨著歲月流逝
許多築路人步入老年,無力農耕,紛紛遷居平地
而傳統太魯閣社會的男子擅於狩獵,女子則以專精紡織而著稱
親族制度實行父子繼承,嫁娶婚的核心家庭生活
傳統生計方式以山田焚墾為主,狩獵、採集及漁撈為輔
傳統的農耕是採行輪休式的山田燒墾,主要農作物以小米為主
狩獵是僅次於農耕的生產方式,專屬於男性的工作,不准女性參與及碰觸獵具
傳統的工藝則以女子的紡織,男子的藤編最具特色
昔日女子的紡織技藝十分發達,因為人的一生,從出生到終老時所需的布
都仰賴女人織成,因此女性的社會地位繫於紡織技藝精湛與否
時至今日,織品仍為太魯閣社會中經常使用
如婚嫁時女方必備以作為嫁妝之用或日常家居生活之用
部落社會則由一至數個共祭團體(Gaya)所組成
宗教信仰以祖靈(Utux)崇拜為主,各種祭儀都與祖靈有關
善終者的靈魂是善靈,死於非命者的靈魂則是惡靈
其中,善靈是子孫的守護監督者,庇祐遵守祖訓「Gaya」的子孫
反之則必受責罰。同一個Gaya的成員,除了共同遵守Gaya的規範與習俗
也需共耕、共獵、共祭、共罪
文面習俗在傳統文化上具有相當特殊意義
每個太魯閣族人約在七、八歲時
刺上額紋作為識別族群之用
約莫十四~十五歲時,男孩獵得第一個人頭
(出草習俗禁止後,改採以獵得山豬)
即可刺上頤紋,女孩則需嫻熟紡織技藝即可刺上頰紋
以表示男孩、女孩已長大成人,具備成家立業的資格
此外,文面不僅具有美麗的表徵,更是離世時歸返祖靈地的護照
證明亡靈已通過嚴格的成年考驗,可獲准安然度過彩虹橋(Hakaw Utux意指靈魂之橋)
與祖靈相聚
(資料來源:http://www.taroko.gov.tw/)
就我有印象的時候
我好像從來沒踏過太魯閣
經由這次的花東之旅
也一併進入參觀
由於此地道路較窄
兩旁地勢高又險峻
因此看到遊覽車下車的遊客會戴安全帽
(由於騎機車,所以已經戴安全帽)
避免上面的小落石砸到遊客
由於天氣非常的好
悠閒的騎著機車、吹著涼風
欣賞著兩邊的峽谷
雖然這次的時間比較匆促
只針對大眾較著名景點作欣賞
我想之後有機會還會再度來此旅遊的
細細品嚐太魯閣之美
To be continued...

2013年9月1日 星期日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過去有「小上海」之稱的林田山林場
曾經是台灣第四大的林場
規模僅次於八仙山、阿里山及太平山等三大林場
早在西元1918年,日本人就已在當時稱為「森坂」
(日文發音為「摩里薩卡」)的林田山地區進行伐木
到1938年之後,更在這兒展開大規模的伐木作業
除了興建運材鐵道、索道及集材等相關設施外
也為林場工作人員設立了中山堂、員工宿舍、醫務室、
福利社、米店、雜貨店、洗衣部、理髮部、消防隊及幼稚園和小學等學校
使當年的林田山林場成為一個生活機能完備的伐木社區
全盛期間曾聚集了四、五百戶住家,人口數更高達兩千多人
[日治時期]
1918年7月,日人在花蓮設立「東台灣木材合資會社」
1919年改組為「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開始進行伐木事業
因此,林田山的開發相當早
是繼阿里山、八仙山與太平山後最早的民營伐木事業區
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初期所開發之林木,位於林田山事業區之北端
並於1931年大致砍伐殆盡
1939年,「台灣興業株式會社」獲得台灣總督府的特許權
於鳳林郡萬里溪畔森阪(今鳳林鎮森榮里)開闢一地成立林田山砍伐事業所
在林田山事業區北部繼續伐木
林田山事業地伐木的方式主要以輕便鐵道與架空索道為主
二戰期間因為物資缺乏,還曾經以牛隻拉輕便車的方式來運材
由此可知,日治時期林田山事業區的發展,是由兩間不同公司所經營
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主要以林田山事業區西北側(大安山區)為主
為了運送木材,還在花東鐵路增設一站「平林驛」
(今鳳林鎮林榮里,二戰後改為「林榮站」,現已廢站)
從平林驛再由輕便鐵道至知亞干溪南岸之安木,再由安木設置索道抵大安山
林田山事業區北端因開發較早,當林區資源枯竭時就遺漸廢棄
林田山事務區南端則因台灣興業株式會社之開發而興起
開發之時正當日治末期;二戰後持續經營
並發展成頗具規模之伐木區,即為今日所稱呼之林田山林場
[戰後時期]
二戰後,林田山林場由國民政府「資源接收委員會」接收
隨後交由「台灣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台紙)經營
令人好奇的是
林田山是當時唯一沒有直接交給林產管理局(林管局)的國有林地
因此林管局不斷要求收回林田山之管轄權,但一直沒有得到正面回覆
1954年台紙民營化,林管局趁此機會收回管轄權
但伐木作業之權利仍在台紙手上
當時伐下之木材,一級木交由林管局統一標售
二級木則賣至羅東紙廠做為製紙原料
1958年,「台灣中興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接收台紙在林田山之伐木權以及羅東紙廠
主要是配合政府規定供應報社廉價新聞紙
但其林田山伐木經營方式不變
中興紙業經營期間,正是林田山林場鼎盛時期
萬榮、大觀、溫泉與高嶺(戰後興建)四條載運木材之鐵路四通八達
將伐木區連接在一起,配合四條架空索道,來回不停地運送木材
最後靠著花東鐵路運至花蓮港
1972年,林田山98-101林班地發生森林火災,火勢延燒一個月
燒毀森林一千餘頃,不只林木受到損失
連砍伐器材與運輸設備都損失慘重。要重振伐木業,需要大量資金
經評估後,中興紙業決定放棄在林田山的伐木權
1973年,林務局接收林田山林場,包括員工、器材與相關設施等
經過大火的肆虐與林業政策的轉變,林田山的伐木顛峰期已過
1987年停止伐木,為林田山數十年的伐木事業劃下句點
[轉型發展]
林田山林場的伐木事業雖然停止,卻保留了大量的日式建築
無論是辦公廳或住宅,大部份是用檜木所興建打造的魚鱗黑瓦屋
為避免濕氣的影響和改善通風,房屋採取高腳式建築
林田山的日式建築群,成為台灣最具規模的日式檜木住宅
雖然2001年發生大火使得許多建築慘遭火吻
卻也使林田山繼1972年森林大火後再度受到世人重視
政府決定將林田山規劃為一個林業園區
檜木打造的中山堂和林業展示館重新開放,並修復部份林鐵
以供遊客體驗曾經風光一時的林田山林場
雖然這次的旅行是接續去年被天秤颱風打斷的花東之旅
所以行程上沒什麼安排
就是照著上次排的行程繼續往下走
就只差沒有去瑞穗農場
不過時間上也來不及~所以也只能捨棄囉!
這次很高興的天氣都非常的好
不像上次在花蓮市區時風雨交加
在當時也很巧的趕上最後一班火車(後面班次停駛)
而在這次的旅行住在"走過虹橋"民宿
老闆夫婦是退休的校長與國文老師,非常的親切
看著兩夫婦互相開玩笑的調侃對方
(彼此講著當時在學校的事情)
也讓這個夜晚充滿著笑聲
倆夫婦也開玩笑的說
假如結婚的話~可以到這邊度蜜月
免費招待一晚喔!
在談話的時候,進進出出的旅客與老闆夫婦都像認識般的互相寒暄
從談話內容可得知是回鍋的客人
夫婦也很清楚每個旅客來就是要去花蓮吃什麼或買什麼名產
也會吃好鬥相報喔!
當天也吃到老闆娘特地到市區買的限量手工麻糬
(那個麻糬是有做才有賣)
雖然僅剩一顆兩人分著吃~
但吃的出來非常好吃
我想~下次有機會我可能也會是回鍋的客人之一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