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2010年6月20日 星期日

剝皮寮藝術街區

清代中期
剝皮寮街稱為福地藔街
街尾為清代艋舺的營盤所在
在軍事地位極為重要
日據時代
稱為北皮藔街
在日本人的都市空間改造計畫下
被劃定為老松國小的學校預定用地
而在都市計劃中保留了此街道
台灣光復之後而稱為「剝皮寮」
民國七十七年
臺北市進行剝皮寮土地徵收
民國九十二年八月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成立
「台北鄉土教育中心」
作為剝皮寮歷史街區的管理營運單位
剝皮寮的由來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清代由福建福州進口的杉材運抵艋舺後
在此地進行剝皮
另一說法為
因昔日在此地有宰殺動物製造皮革的產業
由學者推論前者說法較為準確
但實際上已無法考究此地名的來源
(資料來源:http://59.120.8.196/enable2007/)
來到這裡就想到電影艋舺的結束場景即是這裡
但也由於電影的關係
此地也變成商業景點
人潮眾多
雖然商業歸商業
但還是希望能好好保存這得來不易的歷史
To be continued......

2010年6月13日 星期日

寶藏巖

 17世紀末,清朝正式統治臺灣
大陸漳州與泉州人紛紛移民臺灣
而在靠虎空山的小山坡建立「寶藏巖」
寶藏巖的巖又稱為巖仔
意思為山洞
後來靠近山邊的廟就都稱為巖仔
但會特地來到這裡卻也不是因為廟的關係
而是由於它旁邊順著山坡而居住的聚落
由於台北市為了整頓市容與水利維持
打算拆除這擁有長久歷史的寶藏巖社區
由於前幾年的抗爭非常激烈
但也是阻止不了政府的執行
使當地居民非常的失望
曾有藝術家在此為社區進行美化
打算打造成一個藝術村
但由於居民與政府溝通一直無法完全協調
因此往後此聚落是否能成為政府所說的「共生聚落」
還得有待觀察
由於現在已禁止外人進入
因此此社區已被綠色鐵牆給圍繞起來
也希望往後此社區能如政府給居民所規劃的生存下去
以保存這得來不易的歷史建築
由於無法進入此社區
因而在附近籃球場發現了一大片的塗鴉
雖然有看到一個18禁的東西
但全部還是屬於適合全家觀賞的藝術創作
就唯獨那一個小小的18禁
(不要看的太仔細)
也希望下次的到來能看到此社區煥然一新的改變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