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宮的雕刻真的非常細緻,很漂亮]
斑蒂斯蕾寺(女皇宮)--Banteay Srei
(時代:約10世紀 / 國王:Rajendravaman II)
公元1941年,考古學家發現斑蒂絲蕾寺,自此,她成為吳哥古蹟中最美的一處。事實上,吳哥王朝沒有女皇,這裡也不是宮殿,而是供祀濕婆神的廟宇,斑蒂斯蕾寺不像其它的印度教神廟,總將神廟建築在高聳的台階上,而是將斑蒂斯蕾寺從高山拉回平地,透露了親近的和諧;斑蒂斯蕾寺的正門入口,高度只有150公分,讓人都要低頭進去,謙卑的來到濕婆神的殿堂,門楣上,藝術家雕刻濕婆神的傳說,牠乘坐三頭巨像坐騎,威武降臨,巨象下方,是一頭威猛的獅子,牠緊握雙掌,似乎臣服於濕婆神的威嚴,又像為濕婆神開導。
進入大門,是通往祭殿的堤道,堤道右側的迴廊門楣,雕的是「善之天神與惡之阿修羅」的故事,在這裡特殊的是,阿修羅有著美麗的臉龐,而天神則容貌醜陋駭人,背後的故事是,阿修羅因為容貌美麗,便藉由美麗行詐欺騙,害人無數;而天神因為相貌醜陋,人們反而不聽其言,最後,天下大亂,善的天神終於制止惡的阿修囉,世界復歸於平和,以很簡單的寓意告訴人們:勿以貌取人。公元1932年,法國人馬爾侯(Malraux),一個年輕、充滿藝術才華的作家,讀到一些關於吳哥古蹟的報導,並且知道發現不久的斑蒂斯蕾寺仍處於廢址階段,尚未受到古蹟保護的法律約束,便走法律漏洞,申請研究許可證,和妻子來到吳哥,在當時沒有人知道馬爾侯要做什麼?後來發現馬爾侯將斑蒂斯蕾寺左側南塔上的「麗華塔」(Devata)女神雕像從壁龕上切割下來,運到海邊,準備走私到法國,幸好,馬爾侯在海關遭到扣留,「麗華塔」雕像也查封,後來歸回原位,因此,今天遊客才可以看到這尊吳哥遺址中最美麗的仙女雕像。
因為「麗華塔」的美與淺淺微笑,也被人們稱為「東方的蒙娜麗莎」。
神牛寺--Preah Ko
(時代:約9世紀晚期 / 國王:Indravarman I)
耶輸拔摩一世遷都吳哥新城前,舊的首都在羅洛斯一帶,距吳哥15公里,神牛寺、巴孔寺、羅雷寺,是遺留下來三座最重要的建築,它們像是古老廢墟般,安安靜靜的在這裡躺了一千多年。神牛寺主要由六座磚塔構成,面向東方是三座較大的磚塔,後面朝西的位置是三座較小的磚塔,這六座磚塔應該是為了紀念祖先而建的,東面三座磚塔裡中央那座磚塔,是用來紀念真臘王朝的開國君主闍耶二世;靠北邊那座,是用來紀念因陀羅跋摩一世的祖父;靠南邊的那座,是用來紀念因陀羅跋摩一世的父親,這三座說明了吳哥王朝父系崇拜的重要性,超越母性崇拜。
父系磚塔後方是紀念母性的,它們分別對應了前面三座較大的磚塔,分別是前面君王的皇后;六座磚塔充滿感人的力量,隨時想到自己的父母、祖先,這樣的人才有資格當國君吧!軍者父母心,它才能時刻地想到人民百姓。
更明顯的是寺前的三座神牛雕刻,代表當初除了紀念祖先,也在供奉濕婆神,因為神牛就是印度教主神濕婆神的座騎,直到今天,印度人仍禮遇牛隻,原因在此。
巴孔寺--Bakong
(時代:約9世紀晚期 / 國王:Indravarman I)
羅洛斯遺址中,最壯觀、典型、影響後代深遠的是,巴孔寺。巴孔寺建造的目的是供奉神靈,當時由印度傳來的印度教,已成為真臘最重要的國教,巴孔寺正是用來彰顯印度教須彌山的代表作。
巴孔寺以能看到吳哥窟的雛形。今天,巴孔寺的護城河已被發現,長有900公尺,寬有700公尺,護城河上就是引道,和吳哥窟一樣,引道兩側就是那迦蛇神,雄偉傲岸的蛇頭,迎接前來朝拜的君臣百姓,莊嚴而隆重。
過引道,來到中央的參道,參道兩側各有一座長方形的建築,這是吳哥最早的「藏經閣」,啟發後來吳哥窟的藏經閣,或許,因陀羅跋摩一世認為文化重於一切吧!因此「藏諸名山」,希望後代永保,這個概念,後來的吳哥王朝都不敢忘卻,一直延續。
這座典型的須彌塔,遠觀是山形,及至攀登其上,卻發現裝飾的細部雕飾,石獅、假門、麗華塔女神等,古拙而可愛,可以細細欣賞,當然,和其他千年古蹟一樣,當日雄偉的石獅,守護了千年,厚壯的身軀也不免被風雨削去不少,其中幾尊石獅甚至只剩薄薄一片石板樣子,也極有趣味。
[負責幫忙捐款的小孩,他們會看遊客是哪國人而講不同國家用來稱讚的語言,在當時只有聽到國語、韓語與日語,很厲害]
綜觀巴孔寺,已全部具備吳哥的建築特色,讓後代建築,只能整體遵循,只在細節發揮。(資料來源:吳哥窟 : 叢林裏的眾神之城 / 何修仁文.攝影)
(資料來源:吳哥深度旅遊聖經 / 賈克斯(Claude Jacques)著; 傅利曼(Michael Freeman)攝影; 邱春煌譯)
[暹羅市區的夜晚也是特別的漂亮]
對於腸胃比較敏感的人
在這邊的餐廳用餐時
還是適度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口味
雖然我是屬於看到新奇就想嚐試看看的人
(甚至原本還想說是否有炸蜘蛛可以吃?炸蜘蛛也是當地怪怪美食之一)
只是意外的是
沒有吃到奇異的東西
但還是有人感到腸胃不適
不過經過醫院的診療之後
也平安度過此次的意外小插曲
To be continu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