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

日治時期,殖民政府為勘定與籌劃花蓮港至璞石閣間
長約87.3公里的花東線鐵道路線
建置了「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也就是現在鐵道文化館的前身
作為負責台灣東部鐵路、公路工程中
管理築路、造橋、挖隧道等工程及通車後之鐵路、公路營運管理等統籌單位
1908年,日本國會核准興建花東線鐵、公路
並且直接撥款給「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
經費未經過當時的總督府,故其當時的位階等同於台灣東部的小交通部
1943年全線完成後,改組為「花蓮港鐵道事務所」
1909年成立之初,其週邊兼具運務段、工務段、機務段、電務段、警務段等組織
宛如一個小型的鐵路局,負責興建東線鐵路及主管通車營運等業務
加上火車站、公車站、港口等機關設施,帶動了此區域的人潮與商機
週邊產業如雨後春筍般的應運而生
如航運公司、報社、餐旅、飲食、地方特產與百貨業等
成就了東台灣最繁華的地段
1910年「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廳舍落成
(但其建築形式、格局已無從考據現存的木造建築物乃1932年改建而成)
佔地約3758.8平方公尺
整體建築風格屬四合院形制之日式辦公廳舍,正廳屋頂為洋式尖塔造形
1988年3月1日
當時的台灣鐵路管理局花蓮管理處(前身即為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幾經交替變革下
由當時的鐵路局長張壽岑與花蓮管理處末代處長黃傳甲先生主持裁撤儀式
縱橫79年歲月的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終於走進歷史
花蓮火車站與週邊設施組織亦一併遷移至花蓮市西區
這片原為花蓮、台東兩縣境內最繁華之商業區便逐漸沒落蕭條
花蓮鐵道文化館早期為掌管花東鐵公路的總指揮所
一般民眾難以進入一窺全貌,如今整修後開放
未來將朝向「多元文化休閒園區」概念作為活化再利用的基礎
賦予空間新的想像和思考方向
鐵道文化園區被譽為台灣僅存最完整的窄軌鐵道基地遺址
且園區位於太平洋左岸的花蓮舊市區中心,交通網絡便利
除了已經成為民眾觀光、逛街必到的鐵道遊廊商圈之外
花蓮縣政府規劃之「洄瀾之心—陽光電城計畫」
以開發閒置的六期重劃區(舊火車站區),延續舊鐵道歷史紋理
規劃出具人文歷史、自然生態、綠色運輸與地方產業之地景計畫
未來陽光電城將呈現有鐵道入口意向、洄瀾願景館、光電展示館、
光電咖啡廊道、光電童玩區、鐵馬道及陽光車站等
未來將成為花蓮縣文化觀光產業的重心
有時,工作並不是為了一個面子
雖然工作是大半輩子事情
為了維持往後的生活品質與未來
可以的話,工作加上個人特性來看
不一定都適合科技業
這也代表著會有各種的行業來讓自己尋找最適當的工作
職業不分貴賤
任何行業與工作都有其尊重的理由
雖然父母都期望兒女能進入高報酬及高名譽的行業
即使沒有高報酬也要能有點高名譽的產業
重要的是,撇開這兩點來看,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才是讓自己能長久持續工作的重點
如果能在工作中找到興趣
進而擴大視野使自己的心靈成長
對於自己的未來也許能有比較明確的目標與未來
To be continue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