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峒,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巴琅泵社」的居住地
「巴琅泵」又名巴浪泵或大浪泵,是據Pourompon的音譯而來
大浪泵後來稱為「大隆同」,又因文風鼎盛而又名為「大龍峒」
其地理位置在淡水河與基隆河的交界附近,是現今台北市的大同區
大浪泵的開發,在台北盆地漢人的拓殖史上其地位是僅次於艋舺
而開發的時間是要比大稻埕為早
在明鄭時期,漢人在台灣的拓墾主要是在台灣的南部
北台灣或是台北盆地內漢人的拓墾則稍晚
從其地理範圍來說台北盆地的開發
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在陳賴章墾號的墾照中
大龍峒已是其北邊開墾的界域之一
關於保安宮的創建,有幾種不同的說法,相傳清乾隆七年(1742)
渡海來臺的福建同安人來到大浪泵拓墾後
返回故里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的慈濟宮,將守護神-保生大帝
乞靈分火至大龍峒,名為「保安宮」,寓有保佑同安人之意
惟當時人口稀少,僅以木造架設簡陋廟宇奉祀
由於保生大帝神蹟顯赫,有求必應,時常顯靈濟助人民
信眾為感念保生大帝的庇佑
便於乾隆二十年(1755)醵資建造正式宮廟,歷經五年完工
相傳乾隆二十一年(1756),當時大龍峒的先民,前往同安縣白礁鄉慈濟宮
恭迎保生大帝神像來臺奉祀,其中有大尊、小尊各一
以及中壇元帥、黑虎將軍亦各一尊,分乘兩隻帆船來臺
在啟程之前,曾有約定:先到者稱為「老祖」,後到者稱為「二祖」
當時小尊的保生大帝神像、中壇元帥、黑虎將軍共乘一船,一路順風
由淡水登岸,直抵保安宮安座,因此稱此小尊之保生大帝神像為「老祖」
大尊的保生大帝神像因中途受困於風雨,便轉航到臺南布袋嘴北邊上岸
再取道陸路北上,途中又受到同安鄉親的恭迎膜拜,許多地方還有演戲的活動
因此抵達保安宮時,距離前者已有數月之久,此一大尊神像稱為「二祖」
另據《臺灣文化志》記載:「附近同安仕紳於嘉慶十年(1805)共同聚資重建保安宮
由於工程浩大,分數期興工,至道光十年(1830)完工。」
又據《淡水廳志》記載:「保安宮在大隆同街,嘉慶十年捐建,道光十年告成。」
然而保安宮三川殿龍柱的落款為清嘉慶甲子年(即嘉慶九年 1804)
比《淡水廳志》所載還早一年;又據四十四坎合約所載:
「自壬戌(即嘉慶七年1802)興工起蓋瓦店,相向四十四坎,每坎地闊壹丈柒尺伍寸
實內壹丈陸尺貳寸。東至保安宮巷貳坎內為界,……」
可見保安宮在嘉慶七年之前已興建。清嘉慶十年(1805)保安宮的重建
原本是選在座東的地,其地為邱筆所有,因他不肯讓出,後來才改採座北的方位
由大龍峒鉅富王仁記及王義記一族獻地,地方仕紳募款
保安宮和大龍峒街聚落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
過去談到保安宮的興建亦多會論及它和四十四坎的關係
傳聞四十四坎是在保安宮落成後,剩下一些建材
由當時的富戶王、鄭、高、陳等合資廉價承購用以建造四十四間店舖
所謂的四十四坎,即是指位於保安宮左側的木造瓦蓋店舖
兩排店舖共計四十四間,一間叫做一坎。這四十四坎每間大小均等
在建構的形式上則被稱為「一進帶過水」。各棟式樣、大小、尺寸均無不同
而四十四坎亦有「隘門內」的稱號,乃是為了聚落的防禦功能,在兩端各設有一個隘門
靠保安宮之側,題有「小邑絃歌」,西側則為「大隆同」
這兩個隘門後來因為道路的拓寬而被拆除了。除被稱為「隘門內」
四十四坎那一塊地方也被稱為「頂街」,這是相對「下街」而言的
所謂的下街是泛指隘門西側至土地公廟的地方
四十四坎可說是大龍峒較早發展的商業市街
(資料來源:http://www.baoan.org.tw/)
宗教的種類有很多
由一些著名的宗教建築裡
也看出當時人民的生活特色與信仰
可見宗教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
信仰可以穩定民心,賦予希望與期待
在這個科技資訊快速進步的時代裡
有時信仰也成了一種支持自己的力量
To be continu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