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2012年12月8日 星期六

臺北孔廟


臺北市孔廟的創建,肇始於清光緒年間
當時臺灣北部設置臺北府,府城於光緒五年(西元1879年)動工後
清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知府陳星聚於臺北城垣興築後
用剩餘的材料及剩餘款
附帶在城內南門內(即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及北一女一帶)
建造文武廟兩座廟皆座北朝南
文廟在左,武廟在右,這即是臺北府的孔廟
臺北府孔廟初建時,由當時臺北知府陳星聚督工
在光緒七年(西元1881年)完成了大成殿、儀門與崇聖祠
當年秋,舉行首次釋奠典禮。第二年,再由臺北士紳提議募捐
再建造禮門、義路、櫺星門、泮池與萬仞宮牆
到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才完成竣工,形成頗具規模的孔廟
這座孔廟在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時,每年均如期舉行盛大祭典
為臺北讀書人之盛事。到了光緒十七年(西元1891年)邵友濂繼任巡撫之後
派員赴福建添購祭祀用器,且敦聘禮官樂師來臺北教習
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臺灣割讓給日本
第二年日軍進佔臺灣,開始了日據時期
日據初年,抗日義軍蜂起,日軍進駐臺北孔廟
至聖先師及先賢牌位多被損毀,禮器與樂器亦遺失
建築物逐漸遭到荒廢,而祭孔典禮也停止了
至光緒三十三年(西元1907年)日人為建立日語學校(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前身)
乃拆除孔廟,並利用其址建造第一高等女學校
不久,再於日語學校之內建五坪左右的小閣
重雕至聖先師、四配及十二哲諸牌位奉祀
未設置先賢、先儒牌位,每年的孔子誕辰,由學校師生致祭
民國六年(西元1917年)元月
臺北的詩人團體瀛社及大正協會會員組織崇聖會,推舉日人木村匡為會長
由臺北士紳顏雲年,李景盛為副會長
每年農曆八月二十七日孔誕,從日語學校小閣恭迎牌位
於大稻埕公學校、蓬萊女子公學校或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等處舉行祭典
雖然主事者力倡重建孔廟,但經濟條件不足,未能償願 
民國十四年(西元1925年)元月
地方士紳群集永樂町(今迪化街)名中醫葉鍊金宅聚會
葉醫師深以臺北市無孔廟為憾
在座詩人陳培根即稱「如建於大龍峒,願捐獻私地」,當日即決定重建孔廟
 沒多久,黃贊鈞、陳培根、與辜顯榮三人聯名
邀請官紳商賈二百多人在江山樓舉行重建孔廟協商會議,決定殿宇規模及募款方法
二月隨即在辜顯榮所經營的大和行對面,設立「臺北聖廟建設籌備處」
共推辜顯榮為主理
李種玉、陳培根、黃純青、楊仲佐、鄭奎璧、陳天來、蔡彬淮、連雅堂等八位為常務理事
綜理募捐及建廟事宜。三月,大龍峒士紳陳培根捐獻田地二千多坪
辜顯榮購地捐獻一千多坪,另外又以捐款購買田地一千多坪
合為約五千坪作為孔廟的建築基地
土地與經費解決之後,其次就要聘請設計師
當時,臺灣沒有興建孔廟的經驗,所以擬聘請唐山師父來建造
早先於民國九年(西元1920年)時
泉州名匠王益順受邀來臺北修建艋舺龍山寺及新竹城隍廟
他的設計頗為眾人賞識。所以就聘請他擔任臺北孔廟的總工程師
擔任設計與建造的工作,並由周財繪製設計圖面
臺北孔廟開工時,聘鄭孝廉伯嶼勘察風水,定南北方位
民國十六年(西元1927年)八月,東西廡 (含東西廂)興工
十二月大成殿亦分別開工,由李種玉任工程總監督,黃贊鈞為助手
因李、黃兩位熱心負責,工程得以順利進行
十七年(西元1928年)四月舉行大成殿上樑典禮。同月儀門亦興工
到民國十八年(西元1929年),大成殿落成。十九年(西元1930年)
崇聖祠、儀門及東西兩廡亦告成,而新雕的聖賢牌位亦完成
三殿落成,即開始訓練禮、樂、佾諸生,並購備祭器、樂器
並擇吉於農曆八月廿四日恭奉先師、四配、十二哲暨後殿聖祖、兩廡先賢、先儒等神牌陞座
八月二十七日舉行陞座及舉行中斷三十多年的祭孔典禮慶祝聖誕釋奠典禮
禮儀之肅穆,佾舞之莊雅,實為數十年所未見
當大成殿、儀門、崇聖祠三大殿與東廡、西廡落成之後
因捐款頓挫,財政拮据,工程終止達五年之久
到了民國二十四年(西元1935年)
臺北士紳黃贊鈞及辜顯榮等人又倡議復工,再行勸募
於是再採購材料,招聘工匠續建
此時原來的設計師王益順已經回泉州逝世,續建的工事乃另聘臺灣本地的匠師來完成
先築櫺星門,再建禮門、義路、黌門、泮宮、泮池及萬仞宮牆
至民國二十八年(西元1939年),全部告竣,形成今天所見的宏整規模
總計前後募款兩次,計費二十六萬多元(當時日圓)
總面積達四千一百六十八坪,建築面積佔一千六百坪
啟用數年後,因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人勒令廢止中國古式的祭典
禮樂改用日式靖國神社之神樂
不久之後,民國三十四年(西元1945年)臺灣即光復了
荀子《大略篇》說:「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傳。貴師而重傳,則法度存。
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傳。賤師而輕傳,則人有快。人有快,則法度壞。」
用尊師重道來代表一個國家的興衰
如今,現在的社會,尊師重道的觀念不再受到重視
原因在於老師、家長、學生間的相互質疑
三方面原本的互相制衡已有偏頗
導致老師不敢再用心
家長視小孩為寶貝
學生在家長的呵護下恣意妄為
教育的根本不再良好
又何需談什麼未來呢?
教育有時不只是老師的責任
三方面的相互協調與溝通
才能有最好的教育品質
To be continue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