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尾地區的開發早在荷西時代就已經開始了
當時也曾在滬尾地區建造砲台
所以滬尾砲台並不是當地最早的砲台
根據史料的記載
鄭成功驅走荷蘭人時
當時駐守在淡水的荷軍
曾放火燒了堡壘
並把當地的大炮加以爆破
所以淡水地區在當時可能便有砲台之類的軍事措施
清朝嘉慶年間
由於中國東南地區海盜猖獗
並騷擾台灣北部的滬尾、雞籠
甚至噶瑪蘭等地
清廷便開始注意到台灣北部沿海的重要性
要在1808(嘉慶十三)年派兵移駐滬尾
並再1813(嘉慶十八)年興建砲台
雖然如此
清朝中期以前對台灣的經營態度還是十分消極
職到1874(同治十三)年「牡丹社事件」發生之後
清廷了解到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
對台灣的經營
才由消極轉為積極
開始加強台灣的海防
於是命令當時的福建巡撫丁日昌在淡水及基隆等地建造砲台
(當時的台灣隸屬於福建巡撫管轄)
並派遣名將孫開華來臺督造砲台
不過砲台還沒完工
就爆發中法戰爭
原先在淡水沙崙、中崙、油車口建造的砲台
幾乎被法軍摧毀
中法戰爭的爆發
使清廷了解到新式砲台的重要性
於是命令當時的第一任台灣巡撫劉銘傳積極籌辦台灣的防務
在各個重要的海口興築砲台
在澎湖、基隆、滬尾、安平、旗後等五處海口趕造十座新式砲台
以便防衛外人的入侵
滬尾有兩座炮台
一是「北門鎖鑰」
就是現在的滬尾砲台
另一座是「保固東瀛」
現在已經看不到這個砲台的遺跡了
滬尾砲台由孫開華於1886(光緒十二)年正式開工修築
而為了能學習到外國人先進的技術
劉銘傳還雇請德國籍的技師巴恩士(Max E. Hecht)負責督造
並以西洋砲台為建築範本
此外劉銘傳還向英國購買大砲
安裝於新砲台上
但大砲安裝完成後
卻未派上用場
到了日治時期
日軍撤走滬尾砲台內僅存的四門大砲
改將此地作為炮兵射擊的練習場
所以現在砲台內已經沒有大砲了
台灣光復後
滬尾砲台改由國軍駐防
1985年(民國七十四)年由內政部指定為第二級古蹟
並經過修復後開放給民眾參觀
當天參觀時
剛好遇到不用收門票的期間
之前是遇到捐發票就免門票的古蹟
對人民來說都是不錯的活動
也讓民眾了解淡水不只除了阿給、魚酥之外
還有當時它在歷史上的位置
To be continu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