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一滴水紀念館

「一滴水紀念館」位於新北市淡水區滬尾砲台旁的和平公園裡
這棟典雅的百年木造日式建築是由日本民間捐贈給台灣的
這棟古宅原是日本名作家水上勉的父親水上覺治
於1915年在神戶親手打造
全棟建築以木頭樑柱、榫頭及竹編土牆完成
沒有使用一根釘子
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日本古民宅
由於共同分別經歷過大地震的場景
台灣及日本間的友誼因此延伸
也促成了一棟百年木造民宅移築淡水的美事
這棟百年老宅經歷過阪神大地震卻絲毫無損
屋主將房子捐出
要讓震災受難的同鄉災民有一個可以懷想當地的地方
後來台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
日本阪神地震的受災居民來台協助災區重建
並將那棟曾經給他們鼓舞力量的日式古民宅移築到台灣
不僅有「重建家園」的象徵意義
也鼓勵災民自九二一震災中站起來
古宅的一瓦一木都是由日本運來
由兩國志工將古宅逐步拆解、編號後運到台灣
並以傳統木造榫栓工法的建築智慧與技術完整
在淡水滬尾砲台旁進行組裝重建
並以水上勉先生的名言「一滴水脈有無限可能」
將移築後的古宅命名為「一滴水紀念館」
目前紀念館供一般民眾免費參觀,館內設有展覽室
介紹移築過程、建築模型及建築工法等等
另亦展示日本居家生活風貌、水上勉作品等
水上勉出生1919年3月8日
作品曾獲得直木賞、文藝春秋讀者賞、吉川英治文學賞、谷崎潤一郎賞、
川端康成文學賞等獎
作品頗受肯定
2004年逝世後獲得日本國家授予正四位的「旭日重光勳章」
其重要著作包括:《海之牙》、《雁之寺》、《飢餓之歌》、《輪椅之歌》、
《形前竹人形》、《瞽女阿林》、《番町夕霧樓》五等小說
傳記文學有《良寬》、《一休》等
陳舜臣(1924年2月18日)台裔日本人、作家
神戶市出身
本籍台灣台北
在神戶發跡
畢業大阪外事專門學校(現大阪外國語大學)印度語專門科
主要寫作中國歷史小說
在日本(中國歴史小説)的先行者
代表作《鴉片戰爭》、《太平天國》、《秘本三國志》、《小說十八史略》等
他主要翻譯了《魯拜集》
出生於神戶市元町
本籍台灣台北
日本藝術院會員
1990年取得日本國籍
1998年受章勳三等瑞寶章
「一滴水脈有無限可能」
對於我來說
不論環境的艱困
集中專於自志
我想未來都會有無限的可能
對於每個人來說
不同的意念會有不同的解釋
是能讓人在腦中反覆思考並體會的一句話
To be continued...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滬尾砲台

滬尾地區的開發早在荷西時代就已經開始了
當時也曾在滬尾地區建造砲台
所以滬尾砲台並不是當地最早的砲台
根據史料的記載
鄭成功驅走荷蘭人時
當時駐守在淡水的荷軍
曾放火燒了堡壘
並把當地的大炮加以爆破
所以淡水地區在當時可能便有砲台之類的軍事措施
清朝嘉慶年間
由於中國東南地區海盜猖獗
並騷擾台灣北部的滬尾、雞籠
甚至噶瑪蘭等地
清廷便開始注意到台灣北部沿海的重要性
要在1808(嘉慶十三)年派兵移駐滬尾
並再1813(嘉慶十八)年興建砲台
雖然如此
清朝中期以前對台灣的經營態度還是十分消極
職到1874(同治十三)年「牡丹社事件」發生之後
清廷了解到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
對台灣的經營
才由消極轉為積極
開始加強台灣的海防
於是命令當時的福建巡撫丁日昌在淡水及基隆等地建造砲台
(當時的台灣隸屬於福建巡撫管轄)
並派遣名將孫開華來臺督造砲台
不過砲台還沒完工
就爆發中法戰爭
原先在淡水沙崙、中崙、油車口建造的砲台
幾乎被法軍摧毀
中法戰爭的爆發
使清廷了解到新式砲台的重要性
於是命令當時的第一任台灣巡撫劉銘傳積極籌辦台灣的防務
在各個重要的海口興築砲台
在澎湖、基隆、滬尾、安平、旗後等五處海口趕造十座新式砲台
以便防衛外人的入侵
滬尾有兩座炮台
一是「北門鎖鑰」
就是現在的滬尾砲台
另一座是「保固東瀛」
現在已經看不到這個砲台的遺跡了
滬尾砲台由孫開華於1886(光緒十二)年正式開工修築
而為了能學習到外國人先進的技術
劉銘傳還雇請德國籍的技師巴恩士(Max E. Hecht)負責督造
並以西洋砲台為建築範本
此外劉銘傳還向英國購買大砲
安裝於新砲台上
但大砲安裝完成後
卻未派上用場
到了日治時期
日軍撤走滬尾砲台內僅存的四門大砲
改將此地作為炮兵射擊的練習場
所以現在砲台內已經沒有大砲了
台灣光復後
滬尾砲台改由國軍駐防
1985年(民國七十四)年由內政部指定為第二級古蹟
並經過修復後開放給民眾參觀
當天參觀時
剛好遇到不用收門票的期間
之前是遇到捐發票就免門票的古蹟
對人民來說都是不錯的活動
也讓民眾了解淡水不只除了阿給、魚酥之外
還有當時它在歷史上的位置
To be continued...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花蓮酒廠最早是在1913年時
「宜蘭振拓株式會社」於花蓮港廳花蓮港街租得土地1520坪
並成立「花蓮港工場」(今花蓮酒廠舊址)
以製造紅酒、米酒為主
1922年7月1日
台灣總督府發布「台灣酒專賣令」
酒類製造販售均由官方經營
由於花蓮港酒工場的條件大多符合專賣局所需
因位處偏遠花東地區
日治時期台灣東西向交通並不便捷
東台灣的酒工場日後可就近供應鄰近地區民生所需用酒
工場位置優越
對外交通的便利性
使產品輸送快速
原料也不虞匱乏
酒廠動力來源所需的燃煤就近由火車站轉運至場區內
「花蓮港工場」十分具有優勢
酒廠收購「花蓮港工場」之後
即開始一連串的建設工程
除了軟、硬體的擴建之外
並於1924年在廠內舖設台車用鐵軌以增加原料
貨物搬運的便利性
專賣局當初成立花蓮港支局時
是菸酒並營
只是煙廠是在吉安鄉
廠內主要業務是煙草栽種技術輔導
收購青煙複燻
做為紙煙原料
一直到1947年菸酒分立
才結束製煙業務
1944年二次大戰末期
盟軍大肆空襲台灣本島
花蓮酒廠雖早有防範
但因駐紮在明義國小的日本兵
轟炸之時在酒廠屋頂以步槍攻擊飛機
暴露行蹤
因此被盟軍當作目標攻擊
所以酒廠仍不免遭受波及
且於此次戰火中
廠房有三分之二遭受嚴重損害
1945年台灣光復後
由陳儀所率領的新政府承襲日治時期專賣舊制
並改組「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成立「台灣省專賣局」
所有制度沿襲日治時期規模 
1957年酒廠再度改稱為「台灣省菸酒公賣局花蓮酒廠」
1960年後
台灣人民經濟能力大幅提高
酒的供需常處於失衡狀態
原先的廠區已經飽和
污水排放問題日益嚴重
公賣局於1983年開始作遷廠的準備
消息傳出後
陸續有多個鄉鎮有意爭取酒廠的設置
如鳳林鎮、吉安鄉等地
都希望藉由酒廠的設立能帶動地方上的繁榮
1979年台灣省政府通過「台灣省政府公用財產置產變產作業要點」
1980年公賣局依此要點提出「菸酒增產方案」
計劃建設以生產紹興酒、啤酒、米酒、高梁酒為目標的新工廠
並報請省主席協調中央各部會以專案方式核准
花蓮酒廠依此計畫
首先申請變更酒廠原址為商業用地
另在美崙工業區購買建廠土地24.86公頃
在1988年結束舊廠業務將廠房遷至新廠
隨著酒廠遷廠也結束舊花蓮酒廠六十餘年的製酒歷史
舊花蓮酒廠原址
除配銷所繼續使用外
其餘土地閒置十多年後
目前由文建會規畫為花蓮創意文化園區
昔日釀酒之工廠
轉型為釀製創意文化之芬芳場域
像一些其他縣市一樣
通常在台灣留下的糖廠或酒廠
大部分都會成為古蹟保留與其他空間的改造
使這些古蹟不只能欣賞
更能欣賞在此地的文藝展覽
我覺得對於花蓮這個地方來說
在環境這麼優美與自然的花蓮市裡
加上這文藝氣息
希望能為這市區帶來更加豐富的藝術色彩
To be continued...

2011年10月9日 星期日

花蓮將軍府

從甲午戰爭後割台(1895)到台灣光復(1945)
台灣成為大日本帝國領土
歷時五十年
日本領有台灣以後
為了鞏固台灣的統治、調節日本過剩人口、未來往熱帶地區發展預作準備
以及國防上、同化上等目的
日本政府擬定移民政策
在台灣進行移民事業
台灣總督府於1899年第一次頒布有關市區計畫的訓令
同時獎勵日本農民移墾台灣
1910年日本開辦的第一批移民住進東台灣吉野村
1936年台灣拓殖株式會社正式開業
日本再積極獎勵一般日人移住台灣
企圖從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等各方面來改造台灣的傳統面貌
歷史性建築能揭開一個地區的歷史文化
美崙溪畔日式宿舍就是扮演日據時代花蓮自然景觀演變、
歷史文化發展、社會人文精神的窗口
回溯花蓮真正較有規模的建設
其實始於日據時代
特別是1920年代以後的文官總督時期(1919-1936)
當時的移民村規劃及周邊的交通設施建設
為花蓮往後的城市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05年初
花蓮市多處日式宿舍一一拆建
幸而美崙溪畔日式宿舍在社區居民積極主動連署保存古蹟的行動下
經中央古蹟審查委員通過
列入縣級古蹟及歷史建築
由日本當初對台灣的統治方式來觀察
日本是真的把台灣當作自己未來的土地來治理
從「悲情城市」中也可明顯發現
在當時日本投降
國民政府來台接收
這段時間的轉變
雖然日據時代很多層出不求的大小武力抗爭事件
但是在日本離台後
反而有些人會懷念日據時代的好
To be continued...

花蓮松園別館

松園別館約建於民國三十二年
為花蓮港「兵事部」辦公室
與附近的「放送局」(民國三十三年五月一日設,現中廣公司花蓮台)、
「海岸電台」(長途電信管理局,現中華電信)、
自來水場(自來水公司美崙淨水場)等皆有松林連成一片
由於視野直對北濱海灘之美崙溪入海口
具有天然制高點優勢
可俯瞰美崙溪入海處、花蓮港及太平洋海景
輕易掌控出入於南濱海面船隻及南機場起降航機
形成日軍在花蓮重要軍事指揮中心
此園在日治時期曾是高級軍官休憩所
傳言日本神風特攻隊出征時也會在此接受天皇賞賜的「御前酒」
增添許多想像空間
終戰後
此地由國民政府軍隊接管
民國三十六年管理單位為陸軍總部
曾為美軍顧問團軍官休閒度假中心
中美斷交後
民國六十六年改由國有財產局所有
民國六十七年交行政院退輔會管理迄今
民國八十九年七月十三日由花蓮縣政府編定為「歷史風貌專區」
民國九十年十二月廿日入選為「臺灣歷史百景」的歷史建築
同年獲選為文建會「閒置空間再利用」試辦點之一
九十一年元月由花蓮縣政府委託大藏建築師事務所負責園區規劃設計、
花蓮縣文化環境創造協會負責民眾參與活動
民國九十五年正式由花蓮縣文化局委託祥瀧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專業藝文展演空間
期待成為藝文跨領域合作機制之文化創意產業實驗園區
並朝向全國唯一的「詩歌劇場」發展
松園大片的松林
百年來像綠色大傘般撐起
與蔚藍的海岸、寧靜的天空形成浪漫風情
而除了松樹之外
松園尚有許多原生植物蔓生
像血桐、蕨類、芒草、榕屬植物等
其中以榕屬植物的纏勒現象最為特殊
各種大小葉雀榕穿過水泥牆
伸入建築物內繼續蔓延
後院的水生植物池更是生趣盎然
自然生態與歷史空間交織融合成松園別館的特殊面貌
正是這裡獨特的美學所在
一開始還找不太到松園別館
雖然附近有指標
但在入口處附近卻沒明確指出入口方向
來回一兩趟後
才發現入口處
來到這裡不只可眺望遠方的美景
也可感受到此處的悠閒寧靜
彷彿時間不再忙碌
To be continued...

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

吉安慶修院

花蓮的吉安鄉在日據時代是大批日本人移民的主要據點
吉安鄉早期是阿美族聚居之地
原本名為『七腳川』
在阿美族語裡就是『柴薪很多的地方』
這片美麗的土地在日本人強佔之前
一直是阿美族人安居樂業之地
由於吉安靠近兇猛的太魯閣族人領地
當地的阿美人為了求生存
也因此比其他地區的阿美族人都更強悍
後來日本人和阿美族人最終還是發生了大規模的抗爭
最後
不敵日本現代化的軍力
有200多名阿美族人被迫遷徙移往鯉魚潭或台東
被強制遷村後
阿美族人所留下的土地被全數被沒
而留下的土地就成為移民村的基地
當時只要日本移民前來
就發給一棟房子、一片大田地
也因此吸引了不少由日本四國吉野川沿岸前來的日人
並依著其故鄉內的吉野川而將此地更名為吉野
因新移民的加入
設立並奠定了現代花蓮的開發
『吉野』的地名直到民國37年才由國民政府將之更名為『吉安』
西元1917年
日人為了安定遠渡重洋開墾思念故鄉的日本民心
為了提供一個讓日人移民安定的力量
也為了傳教
一位名為川端滿二的長者
於是決定在此籌建屬日本真言宗高野派的『吉野布教所』
即現今的『慶修院』
慶修院在當時除了是日人的精神信仰中心外
並具備了醫療所、課堂室及喪葬法事服務處等多種功能
直至於民國86年4月1日由內政部公告為第三級古蹟
 慶修院以日本主要信奉的不動明王為主神
並循日本四國著名的空海大師遺規
行遍日本四國88所寺廟
請回88尊石佛
並刻出一座據傳可以治病的『光明真言百萬遍』石碑
這些佛像與遺址
至今都還能看得到
88尊石佛前方
設立『百度石』石碑
有一傳說
信眾繞百度石百遍
可將百次功德回向給眾生
另一傳說
此向此石碑祈求
亦有相同的治病功能
日據時代
『吉野』分為宮前、清水及草分等3座日人移民村
即為現今的慶豐、福興和永興等3村
因此吉安鄉的人文風貌
堪稱為台灣深具代表性的日人移民村
而慶修院(吉野布教所)在經歷日本移民時代的風光
也經歷半個世紀的沉默與殘破
近幾年
在花蓮縣政府文化局、地方文史工作者、花蓮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等各方的努力下
經過古蹟的整修與人文精神的重建之後
為目前台灣保存最完整的真言宗寺院
不但是東部地區保持最完整的日據時期神社古蹟外
也是台灣國家古蹟
更是日本人來台旅遊尋根拜訪的觀光景點之一
在一次的網路瀏覽中
發現了這日本古蹟
就一直很想到花蓮來次知性之旅
在如期成行後
讓我對於花蓮其他各點的景色
有了更多的興趣
只是花蓮路途遙遠
我想如果要好好深入花蓮
沒個兩三天是不行的
To be continued...

2011年10月1日 星期六

鶯歌陶瓷博物館

百年前
鶯歌的陶業脫胎於這片滋養的土地
為臺灣的本土文化增添無比的生命力
先民們以旺盛的創造力、堅毅的韌性
辛勤打造這一璀璨的陶瓷重鎮
全國首座現代化陶瓷博物館
匯集產、官、學界智慧結晶
高舉著鶯歌永不熄滅的窯火華光
展現出風爐、陶土、釉彩交融的秀麗
寄望將臺灣陶藝之美遠播國際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自民國77年倡議興建
至民國89年11月26日正式開館啟用
歷時12年
是第一座以陶瓷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
除致力於展現臺灣陶瓷文化
激發社會大眾對陶瓷文化的興趣與關懷
提升鶯歌陶瓷產業及地方形象
推展現代陶藝創作
促進國際交流
更積極參與臺灣陶瓷文化之調查、收藏、保存與維護工作
提供研究、典藏、展示及教育推廣 
陶博館的建築形式是以清水模、鋼骨架、透明玻璃穿透內外環境
空間產生無限延伸和虛實的變化
整體呈現質樸的美感
以清水模和鋼骨呈現的灰色系外觀
空間挑高與顏色素淨的設計
以及大面積的玻璃帷幕
讓外頭灑落進來的自然光
在寬闊的空間中展現光線透射的各種效果
建築設計「低調」的特色,讓室內的陶藝展品隨著陽光的變化
呈現出無限豐富的質感與面貌,讓陶博館成為包容藝術無限可能的舞台
也成為鶯歌陶瓷觀光的代表性景點
位在陶博館後方
以表現陶瓷多元風貌的陶瓷公園
主題緊扣「陶與土」、「陶與火」、「陶與水」、
「陶與光」、「陶與風」、「陶與綠」、「陶與人」
除了提供藝術創作一個戶外展覽環境外
也納入更多的泥土、水及綠意
展現人為創作與自然的平衡關係
以無鑿斧痕跡的安排
將陶的萬種幻化風情融合於自然的環境之中
邀請人們在怡然悠遊中體驗陶瓷的無限可能
陶博館與陶瓷公園皆由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
負責人簡學義建築師
將建築與哲學結合
表現在精神與形式上
彰顯出人文與自然的素樸主義
在主體建築的規畫上
結合了西方的建材與技術
構成如細胞般的結合體
在連續自由伸展的空間中
巧喻著追求道家、佛家對「空性」與「實相」的領悟
將空無的無限感呈現得淋漓盡致
並以極簡的原則
不干擾空間中藝術與人的關係
成為一種「背景式建築」
創造一種親人的與貼近藝術品的融合狀態
如此
陶博館作為陶瓷藝術的展覽與活動空間
以美麗的空間建築及陶瓷創作相映成趣
在陶瓷公園的設計上
則邀集多位國內外陶藝家的創意與巧思
讓陶瓷藝術以更親近大地、也更親近生活的角度
活潑於天地之間
來到陶博館
當您踏上層層石梯
越過水上橋身
透過大型水牆與水池所創造出的水聲與視覺效果
產生一種心情的沉澱與情緒的轉換
進入館內
在清水混凝土、洗石子的牆面、灰色的石材、棕褐色的木頭
所組合而成的連續層次豐富的空間中
在樓高三層
地下兩層的建築體中
逍遙於藝術的時光
而當您穿過入園隧道來到陶瓷公園
更會發現陶藝是如此的親切
自然而然地在生活周遭的每個角落
(資料來源:http://www.ceramics.tpc.gov.tw/)
鶯歌
是個不錯的地方
假日有空時偶爾會想到陶瓷博物館走走
參觀展覽
順道去鶯歌老街吃德國香腸
雖然有時要碰運氣才會遇到是否有擺攤
沒吃到會覺得很惋惜
攤販很好認
一個男生外國人與一位台灣女生
個人覺得不錯吃
來到鶯歌也總讓我想起那一部「瑰寶1949」
由於一支畫花長頸瓶所帶出的一段歷史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