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老梅綠石槽

老梅石槽位於臺灣島
最北端富貴角東東側約1公里海岸
其實這是地理學界的海蝕地形
稱為海成壺穴(marine pothole)
此海岸因地殼隆升加上海蝕作用所共同形成
總長也約有2公里左右
依壺穴的發育期來區分
亦即單一壺穴期、聯結壺穴期、凹槽期、河道期、島狀遺跡期等五個時期
如按照此一標準
老梅石槽應處於壯年期
即凹槽期及河道期
因為壺穴皆已從聯結壺穴發展、貫通
凹槽形態已呈現
一旦海浪湧入槽中
形成澎湃洶湧、水花四濺的景象
頗為壯觀
此處又稱為「綠色海岸」
一般的海岸多是以沙灘、岩岸、或海藻為主
但老梅石槽海岸卻同時擁有細緻沙灘
與其沙質可與東北角福隆相媲美
與被侵蝕的岩岸
而且侵蝕得非常漂亮
形成一道道長數公尺
平均深度約50公分的溝槽
此處的石槽礁岩是安山岩
適合海藻類附著生長
這些藻類包括石蓴(Ulva lactuca Linnaeus)、裂片石蓴(Ulva fasciata Delile)
與扁石髮(Ulva compressa Linnaeus)等
而海藻死去後
殘骸硬化成一層薄薄的石灰質
新的藻類就在這層石灰質上
繼續附著生長
如此一生一死不停地循環
堆疊出這美麗的藻礁
最美的景觀通常出現在春天三月中旬到五月底止
特別是以清明時節景緻最美
這個季節的清晨
整個海岸溝槽上面會附滿海藻
形成一條又一條的「綠石槽」
總是吸引一、兩百位慕名的攝影愛好者
穿著雨鞋、架著三角架
名機、名鏡一一出籠
就等天空幻化成魚肚白
踩在柔軟略滑的綠色藻壇上
大家爭相追逐浪花
急按快門留下精采、美麗的片刻
但在不經意的踩踏下
一定造成表面海藻消失
露出黑色安山岩
如果遊客再不愛惜
這美景將會逝去
再加上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大規模的定沙、固沙工程
海岸侵蝕的憂慮已稍稍解除
相對的因為沙量的持續沉積
此處近富貴角的石槽區已有埋積之現象
而且範圍擴大中
已危及石槽地形之保存
所以定沙固沙與壺穴地景如何保存兼顧
實為未來之挑戰
來到這裡
看到綠色石槽的時候真的很開心
不過憂慮的是
有些遊客都直接踩在綠色海藻上
不只容易造成海藻的死亡
也會使海藻再也無法生長
有時雖然想要有好的鏡頭捕捉
但也要想想腳底下的小生命
而另一個憂愁則是
難道台灣人真的喜歡亂丟垃圾嗎?
看到海灘一堆散落的垃圾
觀賞美麗景色的心情
也變得黯淡
實在是該好好檢討檢討了
To Be Continue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