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2013年1月5日 星期六

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


您知道嗎?
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可能是世界上最活躍、最特別的偶戲博物館
西元2000年
一向不遺餘力推展台灣本土文化的「台原藝術文化基金會」
正式成立「台原大稻埕偶博館」
在為傳統偶戲美學發聲的同時,也開啟了偶戲新時代運動的新紀元
2003年起,「台原大稻埕偶博館」進入新的階段
一則跨海遠征巴黎、比利時、香港、澳門、土耳其、俄羅斯、義大利
及知名的英國倫敦皇家音樂廳、中南美洲的熱帶森林、柬埔寨的寺廟
十六世紀的歐洲教堂與西班牙高地建築等場地
耀眼的演出不但深受外國人士喜愛,更開拓了台灣偶戲的新視野
二則陸續新添大量收藏文物
包括:台灣傳統與現代金光布袋戲偶、傀儡戲偶與道具
大陸及東南亞的戲偶、皮影和傀儡;以及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面具及劇本等
讓典藏愈趨多元化的偶戲文物增加到5200多件
2005年11月
「台原大稻埕偶博館」正式進駐由林柳新的夫人林錦華女士捐贈興建位於西寧北路的現址
並正式改名為「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
至此,本館已完整具備典藏、展覽、表演、教育推廣、學術研究等功能
透過結合國內外各領域的專業人才,以及持續不輟的精湛演出與展覽
「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在營造文化空間的同時
也為台灣新文化帶來更多的動力
本館轄下共有兩個劇團
分別為致力於傳承台灣傳統偶戲的「台原偶戲團」
以及融合西方戲劇美學,強調創新精神的「納豆劇團」
台原偶戲團所製作的偶戲,以北部的傳統布袋戲結合在地戲曲、京劇技巧
並融合偶戲藝師、雕刻藝師、樂師及畫家們的創意而製作出屬於自己的偶戲表演
「納豆劇團」則以演員、戲偶、劇場工作者、現代音樂結合現代劇場型式而成
著重於故事意涵與視覺意象的創意
對於林氏家族而言,「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的落成
以及往後的發展,誠然代表整個家族成員情感的孕育、傳承
及於社會文化的貢獻;偶博館不但是林氏家族重要資產的延伸
也是全台灣重點文化資產的增值
如果說,現代偶戲的精神
在於結合傳統文化的繽紛形式與內涵加以創新,使之彰顯新台灣的文化創意
那麼「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就代表這樣的整合與創意
如果說,家族傳承的意義,在於結合家族長老的文化涵養與形象加以發揚
使之凸顯下一代的獨特氣質
那麼「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就代表這樣的歷練與發展
「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
顧名思義是林氏後代子孫為了紀念先輩 林柳新 先生而創建
主要催生者為林公柳新年屆九旬的妻子 石錦華 女士
獨力捐助建築物本體款項;以及長子 林經甫 先生
個人提供收藏逾 20 年、來自世界各地的 5000 多件偶戲珍品
林公柳新乃林氏家族第 20 代子孫
少年時期即展現超級早熟又過人的毅力與獨立能力── 12 歲時
他打定主意出國唸書,不顧家人反對,獨自搭船去到日本。在日生活初期
少年林柳新以非常有限的日文能力打工賣報紙、賣納豆度過了辛苦的適應期
一路完成中學、高中學業,繼又考進東京日本大學醫學院
學成歸國後,緊接著修業於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院
先後獲理學及醫學雙博士,專職婦產科醫療、醫院管理及醫學教學工作
林柳新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對光復後的台灣婦產科醫學發展著力甚深、影響深遠
今天,「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的創建
即是家族秉持貢獻社會的理想與願景,在慎終追遠的緬懷中
積極建立起家族傳承,同時,透過文化因子的凝聚
促成整個社會的文化連結,就是這般熠熠生輝的能量
催生了這座意義非凡的偶戲博物館
偶戲博物館底下特別設立「納豆劇場」
就是為了紀念並闡揚林柳新先生早年在日本販賣納豆維生的獨立精神
無庸置疑,本館的創館精神與核心價值
就是來自於林氏家族精神象徵源頭的林柳新先生
他一生所闡揚的愛、創新、 希望、努力、快樂等生命範疇
都是館方期待帶給台灣人的重要元素,也是家族值得傳承的重要精神範疇
參觀的時候剛好遇到下列特展:
見鬼:神鬼信仰與偶戲及面具的關係
水世界:越南水傀儡
亞洲皮影戲
這幾個特展都不錯看
現場常設展也有可讓觀眾嘗試看的木偶與皮影戲
雖然對我來說最有興趣的是四樓的見鬼與水傀儡
因為沒看過,也覺得很新鮮
神鬼信仰與偶戲及面具的關係特展有點膽小的就可略過
但既然來了就勇敢抱著大膽的心參觀一下囉!
To be continue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