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滬尾偕醫館

喬治‧勒斯萊‧馬偕博士生於西元1844年
家中排行老么
十歲的馬偕在一次聚會中
聽一位從廈門傳教回英國的宣教師的演說報告後
心受感動
因而立志要做宣教師
西元1870年四月畢業於普林斯敦神學院
九月向加拿大總會海外宣道會提出申請
自願為海外宣教師
西元1871年馬偕渡海來台傳教
在打狗(現今高雄)上岸
西元1872年在李庥牧師的陪伴下
馬偕登上海龍號輪船
啟程至滬尾(現今淡水)
西元1873年馬偕要到新港(現今苗栗後龍)途中
他在竹塹(現今新竹市)停留要離開時
有十二個兵丁奉命監視馬偕等人的行動
其中一個兵丁牙齒疼痛
馬偕逐找一塊硬木頭
將其削尖
用以拔下兵丁的牙齒
這也是馬偕生平第一次幫人拔牙的經驗
馬偕牧師從西元1873年開始行醫後
已經親自位病人拔牙過二萬一千顆以上的牙齒
西元1878年馬偕在英國領事館與張聰明小姐結婚
從此馬偕及在台灣落腳生根
並生兩女一男
西元1900年馬偕不幸換了喉癌
失聲、糜爛
他忍受了肉體上極大的痛苦
西元1901年六月二日下午四時
他在淡水寓所蒙召歸天
享年五十八歲
西元1873年
在現今淡水鎮馬偕街頭
馬偕牧師租了一間民房來做為醫館
稱為「滬尾醫館」
西元1880年
居住再美國底特律的一位馬偕夫人
為紀念逝世不久的丈夫馬偕船長
慷慨捐贈美金三千元給予馬偕牧師作為在台宣教資金
馬偕牧師為了加強醫館的設備
遂用其中的二千五百元作為建館費用
並將新建的醫館命名為「滬尾偕醫館」
該館即是今日的「偕醫館」
馬偕牧師在當時使我們台灣醫學受到國際的重視
直至西元1901年馬偕牧師因喉癌逝世後
「偕醫館」才暫停醫療工作達五年之久
西元1906年「偕醫館」重開門診
宋雅各醫師主持「偕醫館」的這段時間
業務門庭若市
為了應付醫館蒸蒸日上的業務需求
馬雅各醫師建議將醫療中心遷至台灣行政中心的台北市
新建一座新醫院
也就是今日的「馬偕紀念醫院」
之後「偕醫館」遂交教士會管理
改名「福音社」
並創立基督教書房
西元1931年「偕醫館」作為神學院老師宿舍
西元1932年淡水教會建「禧年教堂」時
「偕醫館」一度成為副堂
西元1979年淡水教會為「偕醫館」舉行百週年紀念禮拜
當時即建議重建「馬偕館」
西元1982年開始興工
西元1991年「偕醫館」因年久失修
遂重新整修並補強建築結構
此項工程完成於西元1992年
爾後,偕醫館位了拉近與民眾的距離
遂將醫館轉變為咖啡廳之用
西元2001年偕醫館CAFE(福音查棧)正式開館
亦成為多功能的使用空間
隨時支援各種活動的舉辦
(資料來源:http://www.mackay.com.tw/hospital/hospital.htm)
(資料來源:http://www.mackay.com.tw/)
To be continued...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國立中正紀念堂

中正紀念堂是一棟為紀念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而興建的建築
其舊址為日治時代台灣軍山砲隊與步兵第一連隊之軍用地
園區廣場除了供民眾休憩外
解嚴之後也成為群眾運動的集會地點
許多社會、政治運動皆擇此地舉辦
較著名者包括野百合學運
倒扁活動及野草莓運動等
也常是大型藝文活動的場地
而園區廣場的南北側
另建有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管理的國家戲劇院和國家音樂廳
中正紀念堂的管理機關為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隸屬於中華民國教育部
2007年5月19日至2008年8月21日間
曾由教育部片面改名為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於2007年11月以「臺灣民主紀念園區」名義公告指定為國定古蹟
先總統 蔣公於中華民國六十四年(1975年)四月五日崩逝
舉國哀痛
六月
行政院接受各界建議與治喪大員會議之決議
決定在臺北市興建中正紀念堂
以表示全國同胞永懷 領袖之赤忱
六十四年七月二日
籌建小組舉行第一次委員會議
經廣泛而慎重之考慮
擇定臺北市杭州南路以西、 中山南路以東、愛國東路以北、信義路以南之間地段為建堂基地
並將區內林森南路轉入地下
進行整體規劃
八月
小組公開徵求海內外建築師提供建築設計構想
復經詳細規劃研討
乃告定案
爰於六十五年十月三十一日 蔣公九秩誕辰紀念日舉行破土典禮並動工興建
由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承建
至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四月五日正式對外開放
在當天很幸運的看到閱兵儀式
真的很厲害
連兩個人背對著背也能不看對方動作
很整齊的往反方向前進
又很整齊的轉身面對面
這樣的動作不知練習了多少次
才能培養出這樣的默契
To be continued......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台北光點(台北之家)

英法聯軍
清廷戰敗
咸豐8年(1858年)簽訂天津條約
台灣被迫開港通商
直到同治4年(1865年)1月
基隆、打狗、安平等南北四個口岸全部開放
美國雖是最早要求台灣開放貿易
但在台灣設立外國領事館
卻是以英國最早
其次為德國、荷蘭
他國大多委託英國在台領事代理
美國初期以駐廈門領事兼辦台灣事務
直到同治13年(1874年)才設常駐副領事於旗後(今高雄)
同時以英國駐淡水副領事兼任美國駐淡水副領事    
日治初期,明治30年(1897年) 3月,美國始置代辦領事一員
隸屬長崎領事管轄
館址設在淡水
明治31年(1898年)
領事館遷至大稻埕建昌後街隆興洋行內
大正2年(1913年)
改設正領事一員
駐大稻埕千秋街33番地華利洋行內
大正5年(1916年)11月17日
駐台灣領事館改稱「駐台北領事館」
不久
館址遷移至台北市大正町(今中山北路二段東側)2丁目24番地
昭和元年(1926年)
由「台灣土地建物株式會社」在台北市御成町4丁目9番地
即今台北之家所在地
建立領事館
之後一直沿用到戰後
二次戰後
民國35年(1946年)4月
美國開辦駐台北領事館
兩年後升格為總領事館
民國38年(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台灣
美國於同年12月30日
任命師樞安( Robert Strong)為駐台北總領事館領事
不久裁撤後改設大使館
館址初期暫設在台北市重慶南路2段4號(前故總統嚴家淦官邸)
之後再遷中正西路116號~118號為正式館址  
民國39年,(1950)藍欽為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臨時代辦暨公使
並於民國42年〈1953〉由艾森豪總統指派昇任為駐華大使
藍欽大使選擇這棟外觀典雅且綠樹環繞的建築物做為官邸
其後之五任大使莊萊德、柯爾克、賴特、馬康衛、安克志等人皆居於此
民國67年(1978年)
「中」美建交
翌年1月我政府中止對美外交關係
美國駐台北的大使館於2月28日關閉
民國68年(1979年),美國完成「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 Act)
同年4月16日
設駐「台北辦事處」開始辦公
兩國繼續非官方實質關係往來
然而
隨著1979年中美斷交後
領事館於該年度 2月28日關閉
最後一任大使安克志離台
建築物始正式關閉使用
內政部於民國86年〈1997〉2月20日指定本建築物為第三級古蹟
從民國68年(1979年)到民國86年(1997年)的十八年間
這棟建築物處於荒煙蔓草中閒置多時
成為第三級古蹟後
為妥善維護古蹟空間
由台北市文化局疾呼奔走
經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贊助新台幣六千萬元
將建築物本體修復後
委託由侯孝賢導演擔任理事長的【台灣電影文化協會】經營
經各方審慎規劃後
決定將其活化為以電影文化為主的藝文空間
本建築物定名為「台北之家」
並於民國91年(2002年)11月10日正式開館
(資料來源:http://www.spot.org.tw/)
To be continued...



2010年12月4日 星期六

西門紅樓

在1985年時
台灣進入日治時代
台灣總督府規劃台北城西門空地為日人居住處所
為了當地日人生活機能需要
西門旁的新起街於1896年出現以簡單木造房舍為主的市場建築
此市場主要目的就是供應當地的生活日常必需品
1907年市區改正過程中順利拆除台北城牆與西門台灣總督府
進ㄧ步委由知名建築師近藤十郎興建正式的西門市場
以取代本有的木造舊市場
也稱為「新起街市場」
正式落成於1908年12月
又稱為「市場八角堂」
1945年台灣進入中華民國時期
八角堂與西門市場都轉由新政府官方經營
1949年因國共內戰而退避台灣的上海知名商人陳惠文
項政府承租八角堂並改名為滬園劇場
以表演京劇為主
1951年陳惠文將滬園劇場改名為紅樓書場
表演內容從京劇變成了說書相聲
1956年增設越劇表演
同時將紅樓書場正式更名為紅樓劇場
1963年因應電影於台灣當地日漸普及
紅樓在度改名為紅樓戲院(紅樓電影院)
該電影院也成為西門町早期電影街的起始點之ㄧ
1970年大型電影院相繼林立
在設備與空間無法相比之下紅樓日漸沒落
1970年代中期至1997年正式歇業為止
紅樓除了成為二輪電影院之外
還以播放色情電影著稱
1994年樂山基金會等文化團體開始關注西門紅樓的發展情形
並要求政府將該公產收回並加以整修維持
1997年西門紅樓列為三級古蹟並收回紅樓戲院的承租權
1999年台北市政府開始大幅內部整修並定位於電影博物館
2000年遲遲未見改建的西門市場發生大火
在這場大火中紅樓並未被嚴重波及
2002年3月台北市政府以官辦民營方式
將西門紅樓委由紙風車文教基金會經營
同年7月26日導演柯ㄧ正在投入大筆資金整修後
重新以「紅樓劇場」為名啟用西門紅樓
成功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心
(資料來源:http://www.redhouse.org.tw/)
在當天除了紅樓是我的主角之外
也觀賞當天在紅樓展覽的「一閃一閃小眼睛攝影展」
透過藍漢光和李憲嘉2位台灣素人攝影家
和一位在日本默默耕耘推廣自由教育的德國建築師Titus Spree
所拍攝的小朋友寫真照片
在裡面看到了台灣和日本兩地學校的小朋友
有著相同的純真與感動
小朋友那不經意的反應
反映出最真實的生活
令人微之一笑
To Be Continued...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太古‧TAIKOO

TAIKOO
「太古」的老屋其實是典型的街屋建築
可分為前棟與後棟
前棟為接待和吧台的空間
後棟以展示西洋50's~70's摩登家具為主
其實這些家具都是有在販售的
有需要可詢問
從二樓上去
大約擺設三、四組復古桌椅
搭配老屋原有的屋樑、牆壁、樓梯...等
在這個空間彷彿置身於70年代
TAIKOO的工程和設計、裝置幾乎是經營者親力親為
逐一克服老屋漏水
大型家具搬運不易等困難
從一片荒蕪老屋變成現在的「太古」
應證了有努力就有收穫
也看到經營者的用心
那不裝編修
原始保留的一切
讓我流連忘返而不想離開
小小的空間與閣樓
隨著深夜的來臨
客人絡繹不絕的拜訪
讓這原本只有我們兩個人的大空間
熱絡了起來
不論是本地人、外地人甚至外國人
都為這置身於寧靜街巷中的太古
徘迴觀看、討論與驚喜
深怕錯過眼前的每一刻而猛按快門
To Be Continued...

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竹塹記

城隍的信仰
在中國源遠流長
城隍即為陰間的父母官
雖儒家敬天畏神即承認世界有陰陽之隔
然而城隍的觀念卻是從道家開始
建立城隍廟是在道教成為民間宗教信仰以後的事
城隍為監管陰陽的神
在陽間懲兇罰惡
在陰間則專私人間善惡
善事通報天庭惡事通報地府
閻王之生死簿則據此登載人的ㄧ生善惡
城隍廟於1784年完成
至今總共經歷七次整修
最後ㄧ次修建在民國十三年
在光復後(民國49年)即為現今的城隍廟全貌
(官網:http://www.weiling.org.tw/Default.aspx)
影像博物館的前身為「國民戲院」
在1933年啟用
日據時代舊稱「新竹市營有樂館」
是當時全台第一座有冷氣設備的戲院
之後經過修建
於2005年5月21日正式命名為「新竹影像博物館」
主要作為電影文物典藏、展示、播放、研究及教育推廣等用途
(參考資料:http://www.easytravel.com.tw/guide2009_11/scenic.aspx?CityID=5&AreaID=63&PlaceID=1594)
在當天去時由於沒事先的瞭解會播放什麼電影
在這樣的心情下我們進去觀賞了這部撼動人心的
「給世界的8首樂章」
敘述著聯合國在千禧年所訂定的八大目標
雖然不是什麼大片
但卻針對這8個目標的諷刺
讓我對這個世界有了很大的衝擊與觀感
有興趣可在各家電影出租片應可租得到
竹塹是由平埔族原住民語音譯而來
最早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塹社的生活居住地
清朝治台初期
為了避免流民造反
曾經禁止台灣建造石磚城
因此最早竹塹城的雛形是以種植竹圍的方式代替磚牆
在1733年(雍正十一年)淡水海防廳從彰化縣正式移來竹塹
淡水同知徐治民在四周種植莿竹
整個區域成圓形
有東西南北四個門
為竹塹城之始
1827年進士鄭用錫等向前來的閩浙總督倡議興建磚石城及四城門樓
因此於次年以城隍廟為中心開始築造磚石城垣
東門為迎曦門、西門為挹爽門、南門為歌薰門、北門為拱辰門
而在東西南三門都設有砲台一座
北門則為兩座
加上東門街、西門街、南門街、北門街通往四門
就構成了新竹街區
而磚石城牆於1829年秋完工
名為淡水廳城,又名竹塹城
竹塹城外挖竹壕溝為護城河
並設吊橋兩座
是目前台灣僅存的ㄧ條護城河
在鴉片戰爭期間
有英國軍艦侵擾附近的大安港
故當時的同知曹謹與仕紳在磚石城外加築一圈土城
另建有大小城門共八座
在台灣日治時期
1901年北門大街金德美商號大火
將整個北門付之ㄧ炬
1902年日本實施都市街道改正
於是開始拓寬道路並拆掉城牆與城樓
只剩東門迎曦門存留至今
有時候從歷史資料的追尋中
讓人對當時的人事物都充滿了很多的想像
因為時間過了就很難保留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