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2011年2月13日 星期日

二空阿國 (2012.3.25結束營業)

這裡沒有招牌
因位處在仁德二空空軍眷區
老闆阿國與顧客索性喊做「二空、阿國」
阿國的店位置隱密
一片矮牆與竹籬笆隔絕出與外不同的新天地
阿國約在15年前從友人手中承接下來
並做為家居使用
5年前開始轉型為PUB經營
建築大體上保留原貌
透過部分空間打通
另在戶外鋪設木造地板
赤腳踩在木棧道上
充分營造出休閒度假輕鬆氣氛感
吧檯處以洗衣板做為桌面素材
成片拼湊
屬於老舊洗衣板的特殊紋路
在微微燭光的點綴下顯得格外有情調
入夜後
點燃屋內壁爐與燭台
庭院的椰樹
在徐風輕撫下發出細微的簌簌聲
在這裡
阿國匠心經營老屋子
正殷勤地對顧客熱情款待
台南特有的老屋PUB風潮
沒有電子音樂與重金屬的強烈躍動
只有輕輕的音樂
與淡淡的清風
繚繞在這巧手經營的歷史空間裡
讓來過的人們沉澱這一切忙碌的生活
也為台南帶來了另一種文化
這就是我喜歡的
「台南、府城」
To be continued...

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國立故宮博物院

在歷經清朝與中華民國交接時期
至九一八事變到最後的國共戰亂
清朝當時的文物
經由戰亂從北到南遷的運送
直到中華民國退守臺灣
而運來臺灣的文物
占原南遷文物箱件數的22%
1965年台北市士林區外雙溪現址落成
正值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的百年誕辰
遂將新館館舍定名為「中山博物院」
後來行政院通過「國立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臨時組織規程」
成立「國立故宮博物院」
改直屬於行政院
2000年政黨輪替後
以去政治化、推動本土、中華與國際兼具之多元文化觀
回歸藝術文化本質經營國立故宮博物院
在此政策指引下
館藏方向朝擴大至東南亞、南太平洋文物的趨勢
以呼應台灣原住民與南島文化的傳承關係
2009年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代團赴中國大陸訪問北京故宮
首度開啟兩岸故宮交流
三月份北京故宮院長也帶團來台參訪
成為兩岸故宮首次合作
1984年在第三期的擴建工程裡
又仿乾隆養心殿西室書齋於正館設「三希堂」
隔年仿宋明庭園設「至善園」
1994年第四期增設「至德園」
2000年的政府政黨輪替後
開始推動故宮南部院區之規劃設立
預計2015年12月啟用
(資料來源:http://www.npm.gov.tw/npmwebadmin.jsp?do=index)
這次到故宮博物院純粹是為了欣賞
「大英博物館珍藏展」(古希臘人體之美)
(反而故宮博物院主要的展覽沒看= =)
由於之前對於希臘羅馬神話就很有興趣
雖然這次的展覽也不是讓人們有完整的對希臘羅馬神話有完整的瞭解
但對於在希臘羅馬時代所帶出的藝術風情有著深刻的體驗
直到如今
希臘羅馬的藝術觀在在的影響著現代生活中的藝術創作
也在導覽員的解說中
對於希臘羅馬的藝術進化過程
有更深的體悟與瞭解
(由於禁止拍照因此無照片)
To be continued...

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ARCHI-ROCK 音牆

近年來
隨著音樂產業的推波助瀾所誕生的建築
在台灣正以全新的姿態進駐城市
音樂產業所帶動的這一波建築文化
正沸沸揚揚的在台灣影響著都市的文化與人民生活
音樂與建築、都市環境的交互關係
也成為我們可以思考的有趣議題
以人類的歷史脈絡檢視「建築」與「音樂」
會發現許多類似的共通之處
他們共同呈載著時代背景的氛圍與思潮
古典、新古典、巴洛克、現代、數位
充滿著可分析的語彙
舉凡比例、和諧、對應、重複、裝飾、結構等元素
擁有各自的流派個性與理論基礎
搖滾、爵士、流行、代謝、解構、極簡
更有所謂的地域性與全球化交互影響的渲染關係
由archicake所主辦的Archi-Rock 音牆
建築音樂展
邀集國內優異的建築師
設計師與音樂人共同針對音樂
空間與城市進行創作
前進擁有歷史記憶與濃厚文化氛圍的迪化街127公店
與淡江大學建築系、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合作
推出台灣第一次結合建築、城市、設計與音樂的新型態展覽
在迪化長形街屋中以包含了6個
被暱稱為「Rock-Box」的建築師空間裝置
設計師視覺設計和充滿電波能量的單體音牆等精彩展覽內容
展開一場探索建築與音樂的旅程
音樂與建築同時影響著我們的都市
而都市的文化也正塑造著音樂和建築
當音樂介入空間之時
我們可以用更獨特多元的角度觀察城市與建築
(資料來源:
六個箱子給人們六種不同的空間感受與想像
現場也有利用音樂與物品結合的互動遊戲
將老建築用音樂結合的方式
讓人們發現更多的驚喜
To be continued...

三峽老街

清代乾隆初期
以福建安溪人為主的漢人來台開墾
大嵙崁西(今大漢溪)、三角湧溪(今三峽溪)及橫溪三溪交會的沖積平原
時稱「三角湧」
 因附近山區大菁染料、樟腦練採集茶葉產業次第興盛
三角湧溪畔市集逐漸形成街道
尤以大菁染布行業為大宗
1895年(光緒21年)清朝將台灣割讓給日本
日均逾三俠隆恩埔遭到義軍伏擊
隨後展開激戰
致使三峽皆遭到焚毀
日治時期(1895-1945年)
日本人將「三角湧」更名為「三峽」
1916年(大正5年)
三角湧之廳長達脇良太郎在當時「市街改正」風潮影響下
引入歐風近代化街區觀念
將傳統彎曲接到取直
路幅拓寬為6公尺
置衛生排水溝於路側
並以磚拱及西式山牆改造店屋牌樓立面
形成大正時期強調紅磚匠藝之歐風街道風格
為老街注入1920年代生動鮮活的店屋人文氛圍
 三峽老街的保存運動歷經8年期間(自1990年起至)
老街居民激烈主張拆屋拓寬街道
與文化倡議的保存的保存主張產生衝突與爭議
而後政府藉助都市計劃「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獎勵補助方式
於2002年至2007年間
使居民由反對終至認同老街的保存
 完工後
老字號店鋪後代開始經營茶莊、藍染、布裝
、特色糕點、家具等地方產業
三峽老街再生轉化為臺北都會區的本土文化遊憩景點
三峽老街的保存過程
在臺灣老街保存運動史寫下具有啟發性的ㄧ頁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