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前27年(西元1885年)
清代首任巡撫劉銘傳力行新政且重視飲水衛生
於台北北門街(今衡陽路)、石坊街(今博愛路)、西門街等處開鑿深井供水
民前16年(西元1896年)
日人據臺之初,以劉氏的建設為基礎,進行全臺衛生工程
及臺北自來水建設之調查工作。
民前5年(西元1907年)
依巴爾頓先生之建議,在公館觀音山腳下新店溪畔建取水口,引取原水;
在觀音山麓設淨水廠,進行淨水處理,以抽水機將水抽至觀音山上配水池,
藉由重力方式自然流下,供應給住戶。
民前4年(西元1908年)
取水口、唧筒室建築與設備裝置先行完成
西元1909年輸配水管、淨水廠與配水池全面完工
此時臺北自來水開始邁入現代化之供水系統
在民前4年日本據臺時
自歐洲引入一套新的建築觀念
也正是當時歐洲所興盛的「新古典主義」的建築風格
("新古典"的意義為新時代對古代經典的效仿)
就是在這種社會的歷史脈絡下
興建了「自來水博物館」
民國66年(西元1977年)
唧筒室完成「抽取原水、輸送淨水」的使命
功成身退
於同年的9月27日首次對外開放供民眾觀賞。
(資料來源:http://waterpark.twd.gov.tw/index_c.asp)
(資料來源:http://waterpark.twd.gov.tw/index_c.asp)
自來水博物館的巴洛克風情
時常吸引需多人像外拍與結婚新人的拍照場地
由於當天還有其他行程
因此也沒走完整個自來水園區
但是在未到夏季
自來水門票是有30元的價差喔!
(當然是夏季比較貴)
不過在園區裡也擺設著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水管
雖然只是些元件
但不同的擺設與裝飾之下
也能襯托出些藝術感
有機會是可以到這邊散散步
順道到對面的Outlet禮客時尚館晃晃
To be continued......